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教师自述"换章记" "青椒"期待大学去行政化改革
2011-04-12    新华网

字体大小:

  推荐专题2011高考大纲名师解读
  推荐专题各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报道
  推荐专题当大学生“薪”同农民工 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推荐阅读如何克服高校管理行政化倾向 教授治学路咋走? 
  推荐阅读中国大学教改“去行政化”发出突破信号
  推荐阅读青年人文学者做学问咋就这么难

  处长室里面没处长,只有两个面色凝重的行政人员,把我的表收了,一句话没说,在经费表上盖上了处长章。

  把盖有处长章的决算表拿回去,这次又加盖了一个财务处公章,财务处这一趟算是跑完了。下一步是到审计处做经费审计。

  穿过阳光明媚的校园,来到学校另一端的审计处。经常搞不懂为什么各个行政部门,特别是经常做连锁业务的部门离得那么远?这应该也是大学特色之一。

  推开门,审计处的工作人员看见我是来做结项审计,没抬头没说话,径直一指门口。

  走到门口一看,贴了一张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项经费审计流程。

  粗粗看了下,流程同财务处基本如出一辙,先填好申请表,表上需要审计处处长章和审计处公章各一枚,同样也是拿院系章来换。

  敢情公章都是用来换的,院系章换处长章,再换公章,跟世博会一样,用城市馆章换国家馆章。

  这次学聪明了,回院系找科研秘书多打了几份表,分别盖上章,为换章备用。

  结果拿好表回来,竟吃了闭门羹,审计处办公室的门锁上了。等了一会儿,有一个老师开门,告诉我负责盖章的那位老师有事先走了,让我下午再来。

  盖不到这个章,就换不到处长章。万一下午处长又有事先走怎么办?

  没办法,又只能打道回府。卡着下午1点30分上班时间到审计处,换到两个章,圆满完成任务。

  再拿出流程表来看,下一个任务是将财务处和审计处的表格拿去管理基金项目的科技处进行审核。

  科技处又在另一栋小楼里,是申请各类基金和项目最经常打交道的部门。在楼道里偶遇系里另一位老师,是来做项目延期申请的,由于文章发表周期太长,成果出不来,只得向科技处打申请,再由科技处上报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他向我抱怨,其实文章是这个月新发的,网上能查到,杂志却还没到手,可截止日期逼近,不得不延期。

  还好自己文章写得勤,运气也算好,有东西拿得出手。走到科技处,负责的老师又不在,向隔壁桌的老师打听,他皱着眉头将我的材料拿过去翻了翻,问我,“确定没问题了?”

  我连忙答是,他从座位边抽过来一张纸,写上我的姓名情况等等,盖上章,嘱我去校长办公室。

  定睛一看,这张纸原来还是个换章申请。

  到了依然没有校长的校长办公室,一个依然面无表情的中年女老师将纸头端详来端详去,端详得我心里发毛,生怕又有哪里填错了盖错了。

  还好没事,她把纸头插在一边的钢针上,钢针上已经积累了厚厚一叠同样的申请。又拿起手边的章,郑重地在印泥上压了又压,对准我的结项表按了下去。

  这一按,圆满了,说到底,前面那么多换来换去就是为了这个“xx大学”字样的鲜红的章,我重重地吐了口气。

  走出行政楼大门,路旁的桃花已开始吐蕊,不知不觉春天已经到了。

  回想当初申请时,绞尽脑汁地想一个吸引人的题目,把计划书写得有创新性、实用性、前瞻性,好像不解决这个问题,人类文明就遭受了巨大损失;之后,每年一份进展报告,每年一份经费执行情况表,每年整理所有项目文章,每年都是厚厚一摞材料,拿着材料跑学校的各个衙门成为常态。随着世博会的结束,敲章、集章、换章并没有从此远离我的视线,“章”这个东西已经与我的科研、生活紧密相连,不时就需要拿出来演练一番;你怨,或者你怒,章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如今跑完这一趟,终于是大功告成,项目结了。比起三年前的兴奋,现在更多的是轻松。可是转念想想,接下来,该申请下一个项目了吧?(记者 周凯 实习生 陈竹)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委员谈大学试水去行政化 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
· 大学副校长:中国只有一所大学 是教育部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去行政化" 实行"教授治学"
· 学术和行政分离 复旦探索“去行政化”破冰之路
· 大学去行政化期待深圳破冰
· 张婷姝:去行政化从认识学术权力开始
· 高校改革试行3年仍未触及核心 去行政化阻碍重重
· 院系合并或有助高校去行政化
· 高校学术与行政显协调难题 教改试水教授治学
· 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冲击波 学术与行政咋协调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