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策八:建设数字化校园,提高办学水平
1建设一流校园网,使网络走进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学生宿舍和教工住宅,提高网络速度,丰富网上内容,使全体教师、学生和干部能方便地利用网上信息,改进教学内容,提高科研水平,实施有效管理。
2积极建设多媒体教室,使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内,更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使更多学生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直接聆听高水平教授的授课;利用网络复习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立即在网上完成作业,和教师进行讨论等。
3积极兴办网上教育,使高校的办学模式从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向着开放式、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网络化教育转变,创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4进一步普及电脑和网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使学校管理工作从过去定性、孤立、单项、手工管理向着网络化的定量、综合、科学管理转变,为建设数字化校园率先垂范。
5办好学校主页,树立学校形象。做到形象生动、材料真实、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查询方便快速。
对策九: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高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
1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扩大留学生教育,增长对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名额,争取更多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华学习、访问或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2支持和鼓励高校举办或联办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更多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在教师中建立和完善学术休假制度,鼓励教授利用学术休假,到国外大学或企业讲学,进行合作研究。邀请国际著名教授到校讲学。和国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建立经常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
3在研究型大学的理、工、农、医、经、管、法等学科的部分教学中,率先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用英语(双语)授课,使人才培养逐步和国际一流大学接轨。
4支持和鼓励高校主动帮助国外各类教育机构举办汉语教学,在教师、教材和多媒体汉语教学课件上提供支持。
5在积极发展国内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的同时,努力开拓,把远程网络教育办到国外去。
6和国外一流大学建立姊妹校关系,互派学生、学者,互邀教授讲学,开展合作科研,交流图书、资料、教材和出版物,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对策十:加强党的领导,创造中国高校特色
1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高校区别于外国高校的最鲜明特色。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一切重大事情在党委会(或常委会)或校务会议上民主讨论,集思广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决定,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校长个人决定重大事情可能产生的片面性,导致工作的损失。在党委书记和校长的统筹协调下,校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管好各自分管的工作。
2坚持“党管干部”和“党要管党”的原则。党组织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做好对全体干部的教育、考核、监督、任用和奖惩,严肃处理一切违纪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保证干部敬业、公正、廉洁。
3学院(系)党委充分发挥党的监督保证作用,支持院长(系主任)的工作。院(系)党委书记、副书记参加院务会议,参与学院(系)重大事情的研究和决策,领导全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监督院(系)行政领导贯彻教育方针和校党委、校行政决定,团结党员并带领群众完成学院的各项任务。
4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在教学、科研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关心团结教职工和学生,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本文作者系四川大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