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允许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按不同标准收取学费。因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育成本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毕业后可望获得的预期回报也大不相同。因此,智力投资不同才是合理的,用行政手段人为地限定相同的学费是不合理的。
6.国家增加科技拨款,鼓励高校参与竞争。高校通过多承担科研任务、多获科研经费而争取快速发展。
7鼓励企业、个人向高校捐赠,并从政策上规定对教育的捐赠款可以免税。
对策六:继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校内管理制度
1破除高校干部的“官本位”制度,实行干部的公开竞聘上岗。高校管理干部和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任务和工作性质不同,实际收入也不相同,完全不必按“官本位”和行政级别紧密挂钩。
2全校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和聘任制(“三定一聘”),减少冗员,提高办事效率。未(待)聘的人员通过后勤社会化、发展科技或发展其他办学形式加以消化。
3实行校内分配缺席改革,使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的收入有明显增加。普遍采用岗位津贴加业绩奖励的办法来调动人们做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拔尖人才的经济收入。学校机关部、处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统一参与学校制度改革,改变各单位自己创收,自发奖金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机关部、处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为院(系)和师生服务;才能顾全学校大局,密切与院(系)及广大师生的关系;才能树立良好的机关作风,进而树立良好的校风。
4高校管理干部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管理工作上。高校管理干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双肩挑”,大多数管理干部在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又从事教学、指导研究生和做科研。学校部、处“双肩挑”干部必须保证每周4/5以上时间用于管理工作,而学院“双肩挑”干部也必须保证3/5以上时间用于管理工作。
5健全校、院两级学术、学位、职称、教学指导等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教授在办学中的指导作用。有条件的学院,也可组成统一的教授委员会,起到上述各个委员会的作用。高校既要保证党对高校重大决策的绝对领导权和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在行政管理工作上的指挥权,但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与学术有关的工作中,必须充分听取学术带头人和教授们的意见,通过各种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在学术方面的领导作用。
6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只有民主决策,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防止片面性;只有民主监督,才能保证全体干部的敬业、廉洁;只有民主管理,才能调动广大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建设学校的积极性。
7既要充分承认老教授的历史贡献,更要为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要鼓励中青年教师领衔独立地争取纵、横向科研课题;招收研究生;经常作学术报告;提供独立的实验室;适时地担任技术领导工作;宣传他们的科研成果;鼓励校内、外的人才流动,防止“近亲繁殖”和学术上的“一言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退休、指导研究生的年龄限制等。为了充分肯定学术带头人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授予他们“荣誉退休教授”(Emeritus Professor)称号。
对策七:加强校园建设规划,建设环境优雅、先进的大学校园
1根据学校发展总体规模,重新调整校园布局整体规划。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学校逐年扩大和学生教职工人数激增带来的压力。
3增加绿化面积,创造校园雕塑,提高文化品位,搞好清洁卫生,建设优雅的教学、科研、工作环境。
4有条件地建设几个标志性建筑,创建校园特色。
5经过逐年调整,实现教学、科研、办公和学生宿舍与教工住宅的三区分开,尤其要把已出售给住户的教工住宅区从校园隔离出去,实行独立的小区物业管理,维护校园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