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蜂拥而至的境外投资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然而只有体力的进城务工农民,却很难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经济中立足,必然对一线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下列情况是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对河北、吉林、内蒙古的399家二产类企业的调查结果:
表一:2000年末技术工人现有结构(即各类技工占技术工人总数%)与“十五”期间技术工人预期结构的比较
|
年
省 |
高级技师 |
技师 |
高级工 |
中级工 |
初级工 |
| 2000 |
2005 |
2000 |
2005 |
2000 |
2005 |
2000 |
2005 |
2000 |
2005 |
| 河北 |
0.5 |
2.7 |
3.8 |
8.1 |
29.9 |
29.5 |
40.2 |
38.6 |
25.2 |
21.1 |
| 吉林 |
0.4 |
5.36 |
3.9 |
11.25 |
25.8 |
26.70 |
37.70 |
30.98 |
32.2 |
25.67 |
| 内蒙古 |
0.5 |
4.9 |
2.5 |
9.9 |
40.2 |
22.4 |
34.4 |
36.3 |
22.4 |
26.5 |
表二:2000年末技术工人学历结构(%)
|
学历
省 |
高等教育 |
高中阶段教育 |
初中教育 |
小学教育 |
| 本科及以上 |
大专、高职 |
中职 |
普通 |
| 河北 |
0.7 |
5.4 |
31.3 |
32.3 |
28.6 |
1.7 |
| 吉林 |
4.9 |
(空缺) |
79.0 |
(空缺) |
| 内蒙古 |
8.5 |
20.8 |
35.2 |
35.5 |
1.0 |
从上述调查结果不难看出:
1.今后对高级技师、技师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对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工人需求渐旺。
2.高等级技术工人后继乏人,这不但体现在年龄结构偏大上,更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结构上。技师是需要在一定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基础上,通过实践积累和相应培训,经过从低到高的逐级晋升才能达到的等级。目前,经过中、高级职业教育进入技术工人队伍行列的比例明显偏低,能进入技师、高级技师的后续队伍不强。
3. 不仅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高素质劳动者,而且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河北被调查的149家企业中,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仅48家,不足1/3;吉林被调查的80家企业中,多数没有采用高新技术,而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达63.8%;内蒙古被调查的170家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分别占48.6%、31.4%,技术密集型企业仅占20%。因此,调查结果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趋势,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要求会更高。
另一项调查也说明了技术工人后续力量严重不足。号称“北方香港”的大连,引进的日本、韩国企业比比皆是,该市劳动力市场信息显示:40岁以下技术工人供需比为1:10。在其它地区一蹶不振的职业教育二产类专业,在大连却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好势头。从大连现在需求,不难预见入世后我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趋势。
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只接受过基础教育尤其是仅有初中程度的进城青年农民,今后在城市求职将十分困难,既使进入某些企业也难以得到发展,而且会在社会治安中起负面作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前所长陆学艺先生指出:“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证明,工业化、现代化过程,是农民无论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逐年减少的过程……其就业总的趋向是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职业教育应该也必须在这种“转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其中捕捉自我完善的机遇。
三、职业学校毕业应成为“城市准入”的重要条件
怎样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怎样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原则,更加关注处境不利人群受教育问题?怎样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大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户籍管理部门进行,需要通过综合性改革来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农业劳动与非农业劳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显著了。……那些过着最低生活水平,乃至生活在低于最低生活水平之中的农业劳动者,是属于条件最差的阶层……要求国家在政治上、社会上和教育上采取措施。如果发展中国家实行一些必要的政策,它们充裕的劳动力是拥有大量财富的。”制定通过职业学校招收农户学生“农转非”的政策,或把接受职业教育做为青年农民“城市准入”的条件,不失为综合改革中操作性强的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