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2014职教盘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2015-01-09 18:44   ·上海高院:复旦投毒案终审维持死刑判决 2015-01-08 10:35   ·复旦投毒案二审宣判 受害人父亲望维持死刑判决 2015-01-08 10:04   ·川大今年停招8个项目的艺术特长生 2015-01-08 09:55   ·山东大学两名校领导被学校官网“除名” 2015-01-08 09:52   ·浙江高校5年76人因职务犯罪被查 涉招生等多环节 2015-01-08 09:50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党的十八大 > 十八大报道 > 热议十八大
话说新教育
2012-10-30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教育聚焦十八大特别报道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世上恐怕没有哪一项事业能比教育对一个民族的影响更大。譬如19世纪我国主要教学四书五经,20世纪就全面转向教学文史地数理化。这是因为西方工业的炮火把中国打进血泊,中国若不创建工业时代的新教育,无以救中华。

  图①:青海省共和县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张学军摄 图②: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抵耳村喇叭寨,很多同学写字是陈顺江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人民图片 图③: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开心玩耍。张国荣摄

  人们多认为,因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西方有了工业时代。其实,若没有传授工业知识的学校大量涌现,是不可能出现一个工业时代的。教育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由于人们日常所见的总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也可能不容易看到它内在的雄强身姿。

  请想想,1921年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都是学过新学的。若没有新学的熏陶,便不会有中国共产党诞生。鲁迅少时读私塾,若没有读新学也不会成为鲁迅。然而当时的中国即使有一万个鲁迅也不够,需要百万个能传授新学的教师遍布中国的穷乡僻壤,才能更新整个中华民族的知识结构。于此可见,尤其重大教育转型期,新教育是孕育新政治、新经济、新军事、新法律、新文艺的母亲,并因培育出新人而缔造出一个新时代。教师的伟大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随着计算机取代齿轮的时代出现,世界各国都再一次面对着创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重任。每当重大教育转型,必是从变课程开始的,也是从基础教育改革开始的。因之我以为,2001年9月我国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创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突破口和发轫工程。

  我寻访这次重大课程改革实践,历时多年撰写了《新教育风暴》。我深入地看到,由于计算机正在全球取代齿轮风暴般地改变世界,我国急需创建与此相适应的信息时代的新教育,这是包含着需要改变教育思想,改变教材和教学方式,改变考试评价制度的巨大工程。在这样的重大教育转型期,我们已不能把教育放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序列中来并列看待。教育变革,是决定上述各领域更新发展重中之重的变革。在此可领略,何谓“优先发展教育”。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朱永新:理想的新教育应该是幸福完整的生活
· 朱永新: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多在农村和西部
· 教改农村包围城市:新课改十年名校名师屡屡缺位
· 四名中国女孩:修筑中国通往美国的“新丝路”
· 杂志被克隆造假骗钱 千名教师被骗走百万元
· 国家督学罗崇敏:基础教育可从12年压缩至10年
· 如何纠正孩子的“拿来主义”
· 为啥孩子对动画片如此着迷?
· 惩罚孩子不宜用“假装遗弃”
· 奇葩妈“收工钱”帮儿抄作业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