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科学时报 张巧玲/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25

创新中国的60项科学成就:太阳磁场望远镜

  太阳磁场望远镜是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先提出利用太阳光球和色球两条谱线进行两层次磁场和速度场视频测量的太阳磁像仪系统。它是我国科学家独立发明和独立研制的,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进行太阳物理核心课题研究的关键仪器。

  太阳磁场望远镜的主要研究目的是研究太阳磁场、速度场以及相关的太阳物理现象,它为我国在太阳物理研究领域走在世界科学研究的前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6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在世界上首先提出用太阳光球和色球两条谱线进行两层次磁场和速度场的视频测量方案。由于太阳磁场测量仪器的核心部分中,采用窄带双折射滤光器作为二维单色器,使仪器的总效率比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单点系统和70年代的单缝系统大大提高。

  经过20年的研制,1985年太阳磁场望远镜安装于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自1987年起,中国的太阳物理学家利用太阳磁场望远镜获得了大量世界一流的太阳光球矢量磁场和色球磁场、速度场资料。太阳磁场望远镜的观测资料也被国际物理学家广泛使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朝鲜等国家的太阳物理学家均利用太阳磁场望远镜进行学术研究,发表了近百篇SCI期刊学术论文。该望远镜也被认为是当代国际太阳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太阳磁场望远镜观测结果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被国际同行认可的强有力的学术团体。另外,在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研制过程中,锻炼出了一支世界一流的天文仪器队伍,它为我国的多通道太阳望远镜、气球太阳望远镜和空间太阳天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艾国祥等的“太阳磁场望远镜”研制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由于1966年提出的太阳磁场望远镜是单通道太阳磁场望远镜,在其研制成功后,科研小组又在1984年提出多通道滤光器设计方案,并于1986年开始研制多通道太阳望远镜。1990年,多通道太阳望远镜在怀柔太阳观测站安装调试,其中全日面磁场望远镜、太阳色球望远镜在当年即投入常规观测。1994年,多通道太阳望远镜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新闻”。1996年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