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胡菊芹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09-08-19

开创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黄金时代”[图]

  人有了,劲往哪里使?

  国防科技发展规划中关于原子能技术、喷气和火箭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五个方面被誉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五朵金花”,被列入十二年规划12项任务的前列。

  聂帅决定,以落实十二年规划为契机,以任务带科学,狠攻新型原材料、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精密机械、大型设备等技术难关。这些攻关集中了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部门、国防科委和地方的科研力量五个方面的力量,按不同专业,组成十六个专业组,这就是所谓的“五个方面军,十六支攻关队”。

  当时,上海在工业基础、科技人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研设施等方面的条件比较好。聂帅十分重视发挥上海科研基地的作用,多次把攻克科技难关的任务交给上海有关单位。在聂帅提议下,上海从1958年开始陆续进行了探空火箭、人造卫星、半导体硅晶体管、铀235分离膜、地对空导弹等国防尖端项目的研制、试验工作,为我国“两弹一星”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组织攻关这种方式,是父亲领导科技工作的一种新创造。”聂力说。

  其实,集中智力攻关,从十二年规划的制定就开始了。为制定出一个恰当的科学技术规划,找准前进的方向和攻关目标,1956年,在聂帅的召集组织下,几百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聚集京西宾馆,前后用了近1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规划的制定。

  “首先是要建立全国科学技术的一盘棋。要在全国范围内,把重大的、关键的科学技术工作全面安排,把中央和地方的力量组织起来共同完成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任务。”1958年12月,聂帅在全国地方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对如何搞好大力协同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此后,他又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集中必要的力量,加强最急需、最关键的科学技术部门或学科,是迅速提高的好办法。”

  大力协同在宏观上要求全国一盘棋,在微观组织内部要求在统一目标下相互结合。1961年12月,聂帅在国防工业部、局、厂三级干部会议上指出:要“搞好几个三结合,不断突破技术关”,“在工厂内部是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工人三结合;在工厂外部,是工厂、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三结合。就整个国防装备来说,还有一个使用、研究、生产的三结合”。

  这种方式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1982年1月2日下发的《关于成立国务院科学技术领导小组的通知》中,引人注目地转达了邓小平很长的一段讲话——

  “聂荣臻同志担任科委主任的时候,曾进行了大量工作,把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部门、国防科委和地方的科技力量,即所谓五个方面军组织起来,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分工协作,全国一盘棋。交给哪个单位什么任务,都感到光荣,很高兴地接受。互相照顾,全力支援,很少有扯皮、踢皮球之类的事。聂总那个科学小组既管任务,又管人;既管军,又管民。把管任务和管人结合在一起。对用非所学、安排不当的,没有任务的科技人员,小组有权调整。急需人才的地方就调人去加强。所以,在科技攻关特别是两弹的研制,效率很高,取得显著成果。”

  事实上,这种大办协同、集中攻关的思想在基础科学领域也成果卓著。1982年获得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和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就是典型。

  胰岛素研究项目确定不久,由于种种原因,面临下马危险。聂帅知道后,立即鼓励说,要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齐心协力大协作。正是根据这种精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三四十位科学工作者,经过六年多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