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时间:1931年 人物:梅贻琦
场合: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演讲
1931年,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讲中说道:“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详细 梅贻琦的教育理念 梅贻琦“身教重于言教”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身为世人推崇。梅校长对清华大学的成长贡献巨大,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详细 梅贻琦:中西合璧真君子 梅贻琦生于天津。其父中过秀才,后沦为盐店职员,甚而失业,家境亦每况愈下,“除去几间旧房庇身以外,够得上是准无产阶级了。” 但梅父始终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详细 |
![]() |
时间:1929年 人物:陈寅恪
缘由:悼念王国维
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昆明湖,陈寅恪1929年所撰王国维先生纪念碑碑文中有这样几句:“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详细 中国学者要求学术独立与自由的理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幽静的清华园,矗立着王国维的纪念碑,学子们每经此地总会怀着对国学大师崇敬与惋惜的心情,总会为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陈寅恪所写的碑铭所感动……>>详细 被历史宣告休止阅读——在清华谈陈寅恪 还有人在谈陈寅恪,因为除了仰慕以外,至少是一种谈资,可显现个人学问兴趣等,但其实陈先生已被遗忘多时,而谈论者也缺乏足够的耐心或国学功底来阅读他的文章……>>详细 |
![]() |
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底 人物:蒋南翔
缘由:出任清华校长后的教育改革
现在,“又红又专”这个名词鲜有人提及,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却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教育口号。当时,这句口号和一个人的名字——蒋南翔,紧紧联系在一起……>>详细 蒋南翔:留给清华的最大财富 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这些教育家的思想影响着一代代大学的发展。而对清华来说,受惠泽最深的则是蒋南翔……>>详细 蒋南翔:探索符合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规律 蒋南翔校长在清华任职的14年,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详细 |
![]() |
时间:1964年 人物:蒋南翔
场合:全校体育工作干部会
“同学们,课外锻炼时间到了,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去参加体育锻炼,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在清华园中,每天下午4点半,校园广播都会响起这段熟悉的声音……>>详细 方惠坚谈‘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这一响亮的口号,既是奋斗的目标,也是鼓舞人们坚持体育锻炼的座右铭。每一个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清华园生活过的人都很熟悉……>>详细 清华体育:争取至少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 “争取至少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清华体育精神不仅与“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与现今“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奥运精神……>>详细 |
![]() |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 人物:蒋南翔
缘由: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蒋南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要有较强的基础知识,他说:“清华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金字塔,而不是电线杆。毕业生的优势在于有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应该是研究型工程师……>>详细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清华大学学习苏联的办学经验,对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作了根本改革,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详细 从“填平补齐”到“教学为主的三结合” 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三结合,是蒋南翔的重要教育思想,也是清华长期坚持的办学思想。蒋南翔认为:“清华大学所要求的三结合,应是以学为主……>>详细 |
![]() |
时间:1979年 人物:清华化工系77级2班
场合:全班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
1979年12月6日,清华化工系七二班团支部,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同学们表示,干社会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详细 清华学子王文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978年的春季,是中国高校教育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春天。高校停止招考11年后,1977年冬季首次恢复高考招收的29万大学生到了入学报到的时候,这是共和国历史上……>>详细 2008清华新生演讲比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清华化工系七二班团支部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刚刚结束十年动乱的中国,是他们吹响了嘹亮的号角,鼓舞无数青年勤奋务实……>>详细 |
4月的北京清华园,生机盎然,迎来百年华诞的清华大学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100年来,这所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培养出17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也涌现出像梅贻琦、蒋南翔这样的著名教育家。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许多适合国情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提出了对教育事业卓有创见的思想和主张。 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历久弥新,对于今天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仍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如培养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产学研相结合等。 除了本期专题介绍的这些口号,你还了解哪些清华的名人名言呢……>>点击参与讨论 |
蒋南翔: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时隔70多年,凝聚在这句话当中的爱国热情依然是那样澎湃。这句“一二·九”运动的名言究竟出自何人之口?此前曾有争议。研究清华校史多年的孙敦恒确凿地说:此话出自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详细]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有人问我是学什么专业的,大家知道我是搞力学的,可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从来也没有学过力学,只是当时没有人能够讲好力学,国家需要,我就上了讲台……[详细]
邓稼先:假如能够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选择了核武器,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和付出。可是,我对自己的选择,终生无悔。假如生命终结之后能够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详细]
华罗庚: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虽仅有初中学历,但其一生发表数学研究论文200余篇,专著和科普著作数十种,为我国数学科学的发展和普及工作做出重要贡献。有人说他是数学天才,他认为: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详细]
叶企孙: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1929年清华大学理学院成立,叶企孙出任第一任院长。清华设置理学院的目的,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学术独立……[详细]
杨学诚:我这支蜡烛,不求点得长,只求点得亮
他,为了革命事业,呕心沥血,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29岁的年轻生命实践了“我这支蜡烛,不要求点得时间长,只要求点得亮”的诺言。他,就是优秀的清华学子杨学诚……[详细]
钱三强:凡成就事业者,无一不脚踏实地、艰苦攀登
作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钱三强在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开启了我国的原子能事业……这些巨大成就的背后,钱三强始终保持着自己……[详细]
吴有训:科学工作,在精细与有恒
抗战时期,吴有训一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0年西南联大地质系学生胡伦积请老师题写赠言,吴有训欣然命笔写下:“科学工作,在精细与有恒……[详细]
我要留言
Copyright(c)
1994-2011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