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留学的历史定位:划时代的留学潮1908年,美国决定退回部分“庚款”以资助中国派留学生,之后于1911年即设立了清华学堂,作为留美学生的预备学校,于是以庚款留学生为中坚,加上众多的自费留美生和各个部、企业、学校等派出的留美青年,使美国各大学“布满了中国留学生”……>>详情 |
![]() |
唐国安:从留美幼童到首位清华校长 |
![]() |
外国留学生清华园报到 研究生美国生源最多: 在这些学生中,具有国外名校学历和所在国顶尖大学学历的学生大规模增加,如来自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详细 清华水平和清华特色:日益增长的留学吸引力 学校陆续建设了12个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依托国际合作与交流基础好、师资国际化水平高的学科和院系开展的……>>详细 清华园里的“小联合国” 从清华LL.M项目毕业后,Nathan在北京的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现在因故暂时回到了美国。但是他认为,自己最终还会回到中国工作……>>详细 |
![]() |
留学 留学 一波三折的留学历史 |
![]() |
剑桥大学校长做客第100讲清华海外名师讲堂 博里塞维奇校长来到清华主楼接待厅发表演讲。当天的接待厅座无虚席,很多同学席地而坐。一身深蓝西装的博里塞维奇校长步入接待厅时……>>详细 美南加州举行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活动 美国南加州清华大学校友会17日晚在洛杉矶举行盛大庆典,隆重庆祝清华大学百年华诞。美国国会议员赵美心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邱绍芳等600多人出席……>>详细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谈首开外国人中国法项目 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有这样一群外国留学生,他们中大多数人来自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许多人已拥有了名牌大学的法律博士资格,他们完全自费来学习中国法……>>详细 |
![]() |
![]() |
![]() |
![]() |
![]() |
![]() |
|||||
金邦正 | 詹天佑 | 施滉 | 梁思成 | 曹云祥 | 周自齐 |
![]() |
![]() |
![]() |
鐞嗙敱锛
鍑哄浗鐣欏鍚 鍥炴潵 |
鐞嗙敱锛
鍑哄浗鐣欏鍚 涓嶅洖鏉 |
第一位学习梵文课学生:季羡林
一到哥廷根大学,季羡林就决意学习古代文字。这种想法既朦朦胧胧,又清清楚楚。朦朦胧胧的是,究竟要学习哪一种古文字,他自己并不清楚。清清楚楚的是,当年他在国内患“留学热”而留学一事还渺茫如蓬莱三山的时候,他立下大誓:如果能出国留学,他决不写有关中国的博士论文……[详细]
清华出身的第一位化工巨子:侯德榜
1913年,清华学堂公布第一批高等毕业生名单,16人赴美留学,侯德榜榜上有名。之前的1907年,他曾到上海学习了两年铁路工程。毕业后,在当时正施工的津浦路上谋到了一份工作。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已经令很多人羡慕了,但他却在1911年弃职投考清华……[详细]
史前期
这一时期,清华更像一所美国化的学校,培养出了许多日后影响深远的留学生。受惠于庚款,此时清华财力充足,为后来的留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1年,招考第三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姜立夫等,同年清华园校舍建成开学,定名清华学堂。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创世纪
1925年,清华学校新建“大学部”,同年成立“国学研究院”,招收研究生。
1928年,清华正式改制为大学。在梅贻琦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清华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
1931年,清华早期毕业生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
1935年,由清华学生为主要领导的“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和输送了不少干部。
传奇期
1937年夏至1946年初
在民族危亡之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中国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士,延续了中国大学教育的薪火,使当时中国大学教育和学术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为日后出国留学奠定了功不可没的良好基础。
过渡期
1946年初至1948年底
抗战结束,清华复员北上,但由于当时内战,清华难以正常办学。在这一特殊时期,清华历史也由此开始一个根本性的转折。
新时期
1949年至1966年夏,清华告别欧美化,转而向苏联模式学习。
1952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58年的“教育革命”增设工程物理、工程力学系,恢复化学工程系。
1964年,清华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1949年之后,清华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乃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动力集团之一。
銆銆銆鎴戣鐣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