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新中国的政治中心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14个政治局常委、委员,300多个省部级干部,这都是清华骄人的成就。从这个角度讲,没有一所……>>详情 |
![]() |
蒋南翔:政治挂帅 开创“新清华” 1949年,清华大学被新中国的共产党政府接管,蒋南翔成为清华的掌舵人。我想请大家牢记这位清华历史上不一般的校长。蒋校长是一位极具政治视野的校长。 ……>>详细 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952年的最后一天,39岁的蒋南翔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在位长达14年。他在学校提倡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对每一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详细 蒋南翔:以身践行 引领清华 自1952年到1966年,蒋南翔在清华园度过14个寒暑。如果再算上在清华求学的时光,他73岁的人生中,有25年属于清华。……>>详细 |
![]() |
扎实的清华人,思想教育工作也搞得很实在 清华如此高产政治家,固然有众多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政治辅导员制度,也叫“双肩挑”。目前在政治舞台上的清华人,多数有这一经历。 ……>>详细 政治辅导员制度 永葆生机的“双肩挑” 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课题,一些人对“双肩挑”的信心发生了动摇。甚至有人在问:“双肩挑”,你还行吗?行,“双肩挑”一定还行!清华的回答非常坚定。……>>详细 辅导员的经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辅导员的经历对辅导员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回顾那段特殊的经历,这些当年的辅导员无不感慨地表示:这是一笔不小的人生财富。……>>详细 |
![]() |
“二校门”的倒掉 1966年8月24日下午,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古典西洋砖石结构大门,在锤子的敲击下,在汽车拉绳的拖曳下轰然倒塌。……>>详细 第一座毛主席像成立 引发全国热潮 1967年5月4日,在清华大学“二校门”的原址上,全国第一座大型毛泽东塑像正式落成。从此引发全国热潮,各大学都纷纷建起了毛泽东塑像……>>详细 “塑像热”退潮 “二校门”重生 1987年8月26日,清华主楼大厅挂起了毛泽东青铜浮雕像。3天后,第一座毛泽东塑像一夜间消失了。1987年的夏天“二校门”又原址重生。……>>详细 |
![]() |
骆小海:“红卫兵”在清华附中诞生 1966年5月,中国文化大革命前夕,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出现了全国第一个独立学生组织,名为“红卫兵”。不久,独立学生组织在北京的中学里蔓延……>>详细 1966年8月18日 毛泽东主席首次接见红卫兵 人们提到“文化大革命”就会说到“红卫兵”。说到“红卫兵”就不能不说到“八·一八”。正是这一天,毛泽东首次接见来京进行大串连的全国各地的红卫兵 ……>>详细 “红卫兵”运动席卷全国 “红卫兵”、“红小兵”影响了几代人 团组织在中学几乎瘫痪,代之以红卫兵组织,王洪文曾提议红卫兵与共青团合并。在小学,少先队组织也瘫痪,改之以“红小兵”。直到1978年,团组织……>>详细 |
清华第一次有校训
步入雄伟庄严的清华大礼堂,抬起眼来你就会看到正额高悬的清华
……[详细]
清华第一次开学
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这就是清华历史……[详细]
清华的第一个校门——“二校门”
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
……[详细]
清华园内第一次有女学生
真正意义上的清华园内第一批入校女生,应是从1928年,清华学校
……[详细]
清华历史上第一批留美生
1909年8月,清政府设立的游美学务处招考了第一批学生准备直接
……[详细]
清华第一个办公场所——工字厅
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办公场所由史家胡同
……[详细]
清华第一个礼堂——同方部
位于清华园的中心、毗邻清华学堂的北面,有一座简朴的建筑……[详细]
清华第一个楼——清华学堂
德国古典风格,青砖红瓦,坡顶陡起,这就是清华校园中的标志性……[详细]
清华第一批大规模建筑
1916至1920年间,学校耗资约百万元,先后兴建了图书馆、体育馆
……[详细]
清华第一个改办大学的计划
清华学校于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成为国立大学,最早改办
……[详细]
清华第一个学生会
清华于1919年12月23日成立了第一个学生会,它诞生于“五四”运动
……[详细]
清华第一批外籍教师
1911年2月,共有17名美籍教师(男8人、女9人)到校执教
……[详细]
清华第一个党支部
1926年初冬的一天,几个年轻人聚集在清华三院的一个房间
……[详细]
我要留言
Copyright(c)
1994-2011 CERNIC,CERNET
京ICP备020072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