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天要高价孩子负担加重
记者在哈市南岗区龙江街一家学考书店里看到,不足30平方米的小屋生意兴隆,半小时内大约有20多位家长光顾,而且都是一进门就“指定”买某某练习册,而老板也会娴熟的反问一句:“是不是某校某年级的?”双方对上“暗号”,交易达成。

这是一个初二孩子的部分教辅书。黑龙江日报记者 蔡韬摄
一本40页,印刷质量很差的《语典》标价竟然达到34元,一位家长苦着脸说:“没办法,老师指定要买的,一分钱折扣都没有,老板牛着呢,别的书店没有卖的呀,独一份!”另一位家长更是怨气十足:“老师和学校为了撇清,不统一购买,就给家长开书目,弄的家长满城找,还不如直接收钱统一发得了!”无论家长怎么不情愿,最终落实到行动上:必须买!“宁愿错买10本,也不漏掉1本”是不少家长面对教辅书籍的普遍心态。在场一位家长粗略算了一笔账:一个初三学生,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计算,学校发的加上各科老师指定买的,一学期下来,买教辅书支出1500多元,对中等收入家庭来讲真的是不小的开支。
相关内容>> 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中小学教材教辅十大案件
>>教辅书“花样”多 换汤不换药迷了学生眼
>>追踪:中小学文科教材是否将由国家统一编写?
……更多查看>>教材风波专栏 >>热点聚焦专栏
“快考试了,孩子的学习压力更大。”初二学生刘承(化名)的妈妈心疼地对记者说,“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吃完饭从晚6点半开始做题,一直写到晚上11点左右。每天只能睡6个多小时,我们真担心孩子的身体呀!”
一位公办中学的班主任对学生说:“和民办中学的学生比,你们已经很幸福了,他们根本不能在12点之前睡觉,每天至少要做20多页练习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