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复旦投毒案二审:庭审近14小时 林森浩能免死吗
2014-12-09    新华网-央视

字体大小:

  白岩松:

  非常感谢窦伟给我们带来的报道,如果要节目临近结束的时候,这个庭审结束了我们可能会再次连线,非常感谢窦伟。

  其实在希望这次二审之前,媒体关注的相当多的焦点是他会免死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问号出现呢?是因为有相当多的同学在为他说情,然后包括也有这种求情的书,但是另一方面就是被害人的这个父亲却说,坚决不接受这种,坚决不会宽容,我不去理会他的家人,或者说我可以原谅他的家人,不去谈这个问题,但是应该一命偿一命,接下来我们就关注这样一个命题,可以免死吗?

  解说: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有多好,事到如今,我只能很苍白地说,对不起”,今年3月14日林森浩曾手写道歉信,希望通过代理律师转交给黄洋的父母,但得到的确是黄洋父亲的拒绝。

  黄洋父亲 黄国强:

  信里面还不是真诚,还是说是开玩笑的,一直在为他的罪行狡辩,我不接受他的道歉。

  解说:

  一审宣判一个月后,复旦学生将一份关于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请求信,递交网上海市高院,随后又寄出学生签名的声明书,并附带了部分学生的学生证复印件。请求信写到,林本人必须痛彻心肺地忏悔,如果得以生存,应以一切办法为受害者父母尽孝赎罪,复旦学生同时恳切表示,我们愿意代黄洋尽孝,尽一切力量帮助他的父母,而面对复旦同学的求情,黄洋的父亲依然表示不能接受。

  黄洋父亲 黄国强:

  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来进行判决,不应该受其他的什么左右,来求情就给改判,这个我们是不能行的,不能答应的。

  解说:

  几天前赶来参加二审的林森浩的父亲抵达上海,与十个月前相比,林父瘦了一圈,他说一审判决后,他找到黄洋父母在上海的暂住地,去当面道歉被拒绝,之后又两次前往四川自贡黄洋的老家去道歉,但是都没能和黄洋的父母见上面。

  林森浩父亲 林尊耀:

  他总是拒绝,也不听电话,也不怎么,后来我没办法,就去买了点东西到黄洋的坟上敬一点香。

  解说:

  黄洋的父母说他知道林父两次来过四川,但他不想见对方。

  黄洋父亲 黄国强 :

  一审判决过后,他的家人还来假惺惺的道歉,为了在二审的时候,为他儿子减轻罪。

  解说:

  黄洋的代理律师刘春雷也表示,不希望看到判决受到舆论影响。

  刘春雷:

  你要求情也好,你找一百个人,上千个人。如果站在黄洋他父母的角度,他也可以找一百个人,更多人,上万个人啊。那这样的话,大家还是回到法律本身,这事情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就别受这方面因素的干扰嘛。

  主持人:

  在今年一审的时候,林森浩是被判处死刑的,在之后他给黄洋的父母写了一封亲笔信,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信,这还是写的相当多的,两页,接近两页半的,而且写了还算比较整齐。我们来看这里的内容“从后果来说,一命抵一命,法院判我死刑,也不为过,但我真不是故意的。”我们再来看当初他说他没有勇气,就是住院的时候,最后这段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甚至梦想着以后通过亲手的劳动对你们进行实际的补偿”,因为这封信他是写给黄洋父母的,“为你们尽孝,希望你们来安详晚年”,这是他手写这封信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一下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的院长曲新久,曲院长,您好。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曲新久:

  您好。

  主持人:

  您觉得他100多同学写的这种求情信,包括他给黄洋父母写的这样一个道歉信,会给司法的判决起什么作用吗?

  曲新久:

  因为这是案件发生之后的一个事情,不会起多大的作用,像100个同学联名信,它相当于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一个姿势,那么法院可能会关注一下,但是不会对判决有什么大的影响。

  主持人:

  曲教授,另外还有一点,有好多人也会说,如果要是事刚出来的时候,比如说林森浩的父母就很快地去向黄洋的父母道歉,然后争得对方的原谅,的确,黄洋的父母发生了变化,公开表扬了希望宽容对待林森浩,法院会接纳这样的意见,因此会免死吗?

  曲新久:

  应该讲如果被害人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形成一定的谅解的话,当然对量刑,特别像死刑判决是有相当影响力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像类似的案件当中,其实被告人想求得被害人的谅解是相当困难的一例案件,因为他们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一对,就说是同学之间,越是亲密的人,包括一些杀害父母的案件来讲,他们也许还有一定的机会,像同学这种关系其实取得谅解也是相当困难。

  主持人:

  还有一种,我认为可能近似于一种误解了,或者说这种求情,有的时候还不一定起正作用,觉得林森浩这大学生,受高等教育,他将来如果认真的忏悔了,还能奉献,应该免他一死,这种说法在司法上是不会去接受的吧?

  曲新久:

  基本上非常困难的,因为它要形成和解很难的,就说在侵犯人身的这类犯罪当中,被害人给他谅解,在案件过程当中做非常多的工作,很好的沟通才有一定的可能。比如说盗窃罪,偷了同学的钱财,也包括偷了亲属的钱财,其实有时候被告人容易谅解,但是有一定亲密关系的,侵犯别人的人身生命的时候,这个往往是不容谅解的。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复旦投毒案二审宣判:维持原判 林森浩被判处死刑
· 复旦投毒案终审驳回上诉 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 上海高院:复旦投毒案终审维持死刑判决
· 复旦投毒案二审宣判 受害人父亲望维持死刑判决
· 复旦投毒案嫌犯父亲:原以为知识能改变命运
· 复旦投毒案将于8日宣判 林森浩投毒动机成焦点
· 法庭内外,两个父亲:复旦投毒案二审开庭侧记
· 聚焦“复旦投毒案”二审三大辩论焦点
· 复旦投毒案被告方变供 称受害者并非死于中毒
· 复旦投毒案黄洋父亲:对方坚称投毒只是开玩笑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