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万元信用助学贷款,惠泽1734名贫困大学生
2011年8月初,笔者走进宜宾县教育局,在门口过道的宣传栏里,赫然张贴着有关生源地贷款的宣传资料,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乡镇中心学校生源地助学贷款经办人办公室电话及个人联系手机号等,四楼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门上也张贴有相关宣传资料。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收到了一本《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在高考前,学校也发了一张《宜宾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所需资料及办理流程》的宣传单。”在该县高场镇中心学校办公室,刚刚拿到入学通知书的刘春同学兴高采烈地告诉笔者。今年,他以584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四川大学金融学专业,一家出了个名牌大学生,很是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羡慕。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本应高兴才是,但看见所需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加起来要一万余元时,刘春父母的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对于常年依靠土里刨食、帮人缝纫、修补衣服和换拉丝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且今年刘春父亲刚做过手术。刘春心里清楚,父母是在为自己的学费发愁,他告诉爸妈,学费的事请放心,自己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每年最高可贷6000元。于是刘春和父母拿着生源地助学政策宣传册和县上发的宣传资料,认真研究了半天,按照宣传单上的要求到高场镇中心校领取了申请表,在村上、镇民政部门办理了贫困证明和盖章,就兴冲冲地到中心校、信用社办理申请贷款了。
“多亏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娃儿今年的学费、住宿费有着落了,我们两个人在家里搞好农业,经营好小生意,喂养好牲畜,争取不得病,攒点钱给娃儿做生活费。”谈起未来,刘春母亲眼里噙着幸福的泪花。
“20分钟就能申请审核完毕。”在认真核实相关证明材料之后,高场镇中心校办公室吴润平主任告诉刘春,相关资料齐全已审核完备,相关信息已录入电脑,待我们把申请递交给信用社,最近几天信用社审核后会通知你和家长一起带上身份证、户口簿去签订合同,贷款应该没有问题。
笔者注意到,在吴主任办公室室内的墙上、楼道上、街面围墙上都张贴有《宜宾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所需资料及办理流程》及联系人方式等宣传资料。
2011年该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现已结束,据了解,今年各乡镇中心学校审核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936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放放款通知902份,信用社实际发放贷款人数876人,发放贷款金额475.7万元。去前年,该县贷款人数和金额均居全省第五位。据统计,近三年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乡镇中心学校审核大学新生和在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申请共2300余份,资助管理中心发放放款通知1800余份,信用社实际发放贷款人数1734人,发放贷款金额940.6万元。三年近千万元助学贷款为1700余名贫困家庭大学生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朱俊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