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完善体制机制,切实保证“四项教育”持续深入
学校积极探索持续开展“四项教育”的有效机制,确保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
一是纳入军地共同职责。把“四项教育”作为学校和山东省军区政治部的共同责任,省军区政治部对活动统筹指导,学校把国防生“四项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抓好落实,驻校选培办配合学校拟定具体计划,协调聘请教员落实教学。2010年,省军区政治部从部队领导、基层营连主官和先进典型中挑选了6名理论功底好、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担任国防生校外辅导员,充实 “四项教育”师资力量。驻校选培办与学校教务处、学工部、国防教育办公室和有关院系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分析国防生思想动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矛盾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是纳入教学保障体系。新学年开始前,驻校选培办协调教务处统一安排教育时间和教学场所,考试成绩纳入学分管理。驻校选培办依据部队年度主题教育内容,结合国防生特点,编写学习辅导材料。山东大学国防教育办公室和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组成教员队伍,定期为国防生授课辅导。建立国防生“四项教育”教学日志,做好到课率和听课情况记录,并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2008年以来,学校共安排“四项教育”集中授课131学时,先后有19名教员担负授课任务,国防生到课率达到93%以上。
三是纳入军政理论课程。把“四项教育”作为国防生军政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分年级分层次安排教育内容。针对国防生新生政治理论了解少、思想基础不扎实的特点,侧重于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军史教育,增进对军人职业的认知,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青年学生到后备军官的思想转变;二、三年级国防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期,侧重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坚定从军报国信念;毕业年级国防生思想趋于成熟,但对到部队第一任职缺乏足够思想准备,主要侧重于进一步巩固“四项教育”成果,为适应第一任职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纳入综合素质考评。依据济南军区《国防生综合素质考核实施细则》,将国防生参加教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考评内容。综合教育考试成绩与到课、听课情况,作为衡量国防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规守纪等现实表现的主要依据,对综合考评差的发告诫书,进行淘汰预警。
“四项教育”开展近4年来,山东大学国防生队伍不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在普通学生中很好地发挥了创新理论的宣传作用、思想稳定的骨干作用、遵章守纪的标杆作用、求知成才的示范作用,受到广泛好评。
推荐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检索 >>高等教育专栏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