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加强四个结合,深入推进“四项教育”有效落实
山东大学把“四项教育”融入国防生学习生活和训练管理,在结合渗透中增强教育实效。
一是与部队主题教育相结合。做到国防生教育与部队教育“五个同步”,即主题教育同步筹划、思想发动同步部署、辅导授课同步安排、配合活动同步展开、制度机制同步探索。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把国防生纳入军队组织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重大教育活动中,在教材发放、集中授课、组织参观等方面,让国防生与部队官兵资源共享。2008年以来,省军区政治部为山东大学国防生发放学习教材2800余册,举办辅导授课和专题报告会37场次,组织济南军区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先进典型王保成、“科学带兵育人模范指导员”梁彦平、山东大学毕业国防生、国际特种兵比武金牌获得者魏法祥等一批先进典型到校与国防生座谈交流。山东省军区军史馆建成开放不久,省军区政治部领导专门安排山东大学国防生参观学习。
二是与国防生训练管理相结合。针对国防生文化基础好、思维开放活跃、民主参与意识强等特点,注重用好群众性自我教育这一有效平台,采取自主式、启发式、开放式等方法开展教育。抓住日常训练间隙、基地化集中训练、国防生承担普通新生军训任务等契机,围绕“当国防生为什么”、“国防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等问题,开展小讨论、小辨析、小演讲活动,在交流交锋中增进共识,在多元多样中树立标准。按不同校区组建4个国防生模拟营,通过严格落实操课和检查评比等制度,不断强化国防生军人意识和遵规守纪观念,引导他们自觉把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珍惜荣誉、维护形象、磨砺作风的点滴小事中。2009年底,已经毕业的山东大学国防生赵修雷病重住院,国防生自发组织到医院慰问,送去慰问信和亲手折成的1000个幸运星,并捐款6万余元。
三是与校园主流文化相结合。山东大学立足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陶冶国防生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组织国防生新生参观校史馆,用“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用上世纪80年代山东大学学生与南疆战士开展的“战士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的“双心”活动,激发国防生使命意识和爱国热情;邀请大学领导和知名教授与国防生座谈,共同追忆罗荣桓、闻一多、臧克家等山东大学著名校友为理想事业奋斗一生的光辉业绩,引导国防生铭记传统、坚定信念、当好传人。在国防生宿舍区悬挂部队英模人物画像、格言警句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宣传画,在校园主干道和教学区设置灯箱标语,营造富有“军味”的教育氛围。组建国防生国旗护卫队,每逢重大节日举行升国旗活动,展示国防生风采,强化荣誉感和自豪感。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辐射功能,编印《后备军官报》,在校园网络上创建国防生教育网页,展播国防生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动漫短片制作比赛获奖作品,使培育活动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进一步激发了国防生参与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四是与日常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四项教育”贯穿于国防生的日常活动,在知行统一中促进内化转化。开展“学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影片、讲述红色故事、阅读红色书籍、参观红色资源”和学雷锋主题实践、“五四”团日等活动,使国防生在感悟民族精神、传承优良传统中坚定政治信仰。在学校重大活动中,安排国防生担负警戒执勤任务,强化崇尚荣誉、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2007年起,山东大学积极构建“驻校选培办带国防生,国防生带普通新生,促新生军训质量提高,促国防生能力素质加强”的“双带双促”机制,让国防生独立挑起军训工作大梁,先后承训普通新生近4万余人,不仅高标准完成任务,而且培养磨砺了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推荐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检索 >>高等教育专栏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