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高职教育 > 综合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
2002-06-14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王明伦

字体大小:

  4.布局结构

  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与我国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职教育机构主要布局在中等城市,这是由高职教育突出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为生产一线和广大农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所决定的。

  在经济大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以新思路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为我国高职教育布局结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高职教育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器。因此,高职教育布局结构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按照学区(school district)配置高职教育资源的原则。在规划高职教育布局结构时,应坚持按照学区配置高职教育资源,以避免高职教育资源的浪费。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按照区域和人口划分学区,每40万人口居住范围内设置一所高职教育院校。依据这一观点,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主要向中等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县级城市发展。

  ——社会需求的原则。高职教育的布局结构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确保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以此作为高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省级政府部门审批新建高职教育院校的重要依据。

  ——合理分工的原则。除了普通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外,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应本着“面向区域、专科为主、资源共享、突出发展”的思路,各区域之间要合理分工,形成各自的特色,坚决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布局的现象,以实现最优化的布局结构。

  ——相互协调的原则。高职教育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方向发展,这将成为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目标选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质量、结构、效益要相互协调,同步发展,从而构建科学的、合理的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体系,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高职教育结构的优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高职教育自身结构优化问题、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协调问题。

  1.协调发展:高职教育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的基本要素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每一构成要素(如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等)的内容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因此,高职教育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高职教育结构内部的发展目标,如教学结构、管理结构等,使之协调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特点,结合学校的优势,明确学校的发展重点,优化和提升专业结构,在专业结构提升过程中,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与学校教育稳定性、学校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性的关系,从而使专业结构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更符合技术发展的前沿水平。

  ——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体现时代精神、高职特色、教学特点、学生特长。这就要求我们的办学者,在调整高职教育结构时,要充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充分体现终身学习理念,充分体现教育个性化和效益化原则,三位一体,整体考虑,实现形式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最优化、科学化,使高职教育结构内部的每一环节衔接有序、高效运行。

  2.全面适应:高职教育结构优化的目标选择

  全面适应,其内涵有二:一是高职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主动适应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二是高职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应以社会公民的职业发展为目标,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高职教育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社会每一个公民全方位开放。只有全方位开放,才能达到全面适应之目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只有对社会界、经济界、文化界全面开放,才能使高职教育结构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社会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向高职教育提供资源和财源。

  ——全面适应的核心是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走向。在发展战略上,高职教育由“事业”向“产业”转变;在发展目标上,高职教育由资源型向需求型发展;在发展规模上,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在办学形式上,将更加重视非学历教育规模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重点开发学生“看不见的知识”;在管理模式上,由资源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这些重大变革,既是高职教育结构优化的目标选择,也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要求。

  3.宏观规划:高职教育结构优化的条件保障

  市场经济的建立,使高职教育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限更大了,面向社会开放的领域更广了,高职教育结构优化与提升的空间更大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松对高职教育结构发展的调控与管理。从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看,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人才市场反映社会需求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波动性;二是滞后性。如果高职教育发展跟着市场感觉走,必然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失去依据,失去方向。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规划、政策引导、质量监控、分类指导,以保证高职教育结构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梁渭雄,孔棣华.现代教育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明伦.21世纪之初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19).

  〔3〕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王明伦(1954-),男,湖北十堰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副研究员。

  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4期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高职教育要树立新观念
· 不断积累经验 实现规范目标
· 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举办
· 解读“南山教育现象”
· 2004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农村教育要富民
· 教育论坛: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公平
· 53万娃网上听课 天津农村教育全国领先
· 河南开展“两个一切”教育活动
· 广州教育管理实现电子化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