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着眼大局作出的战略决策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党的十二大把教育提高到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五大再一次强调这一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优先发展高度重视,把优先发展教育列为改善民生六大任务之首,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七大以来,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得到加强,我们党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国必先强教”的科学论断,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教育法律、规划和政策。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是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得到有效实施。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党政群20个单位和部门参加,各省(区、市)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本地区的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预计今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将达到2.2万亿元,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二是各部门、各单位合力推进。在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的统筹下,构建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部门协调、分解落实和督促检查的长效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保障的政策措施,通过部与部、部与省合作,共建了11个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29所地方高校、63所直属高校。三是全社会关心支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对话,行业企业积极支持人才培养,通过重大政策出台前的研究讨论,人民群众踊跃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教育,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短板”状况大为改善。义务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2011年全部实现“两基”,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标志性成果。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经验,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关键抉择。我们要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不断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作者为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