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2-03-26

10年来中国创新指数从全球38位升至20位

  创新指数是怎么测算的?

  去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

  为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2006年起开展的国家创新指数研究成果,为这一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什么是创新指数?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1)总执笔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高昌林介绍,战略院在研究中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评价等理论与方法,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国家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

  第一本报告国家创新指数(2010)已于2011年2月正式发布。2011版继续选用了R&D经费投入占全球98%以上的40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继续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杆分析法测算国家创新指数;并沿用上一本报告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国家创新指数由5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组成。

  “这些指标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综合反映了国家在创新方面的优劣势、能力和绩效;所采用的16个相对定量指标,突出了创新带来的竞争能力;辅以4个总量指标,兼顾大国小国的平衡;选择了11个定性调查指标反映创新环境;所有数据均来自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统计或出版物,具有国际可比性和权威性。”高昌林同时也表示,世界在不断变化,国家间的创新能力也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而呈现此消彼长。评价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监测中国创新能力的变化,分析中国与全球创新型国家之间的差距和特点,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过程。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