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炼成更多金蓝领
光靠农民工自身努力和企业培养不够,还要培训引导,让这支队伍逐步壮大
金蓝领的锻造,靠农民工自身热情、执着和企业培养还不够,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引导。
作为正在崛起的制造业大省,福建省把培育金蓝领当作了人才培养战略中的一项新工程。在政府相关部门扶持下,2005年以来,全省已累计新培养技术工人近200万人,其中获高级工及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金蓝领逾25万人。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政府推动与社会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福建省逐步成熟。2005年以来,全省共建立了1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基地,24个省级高级技师培训考核基地,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技能人才企业认定试点,形成了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不少省市也在实施各类培训计划,为经济转型培养更多的人才。
采访中不少农民工反映,不少地方对农民工的培训内容设置针对性不强,学了也用不上,政府提供的培训应多征求企业和农民工的意见。同时政府部门主要应搭建好平台,发挥企业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从2006年开始,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中,增加了对一线工人创新成果的奖励。这是国家对这些来自一线工人的成果认同。如果没有技术工人,创新的设想只能停留在图纸上。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21%,而经济发达国家是30%。现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每个行业都蕴含着突破的机遇,对个人来讲,这也意味着更好成长机遇的来临。有关部门应顺应新形势,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培土施肥’,让这支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对此颇有研究的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刁永祚说。(赵鹏 朱虹 于猛 谢贤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