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09-24

美国报废卫星“栽回”地球

  新华网华盛顿9月24日电 美国航天局网站于美国东部时间24日凌晨发布消息称,已报废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在没有人为控制的情况下,于美国东部时间23日23时23分至24日1时09分之间由太平洋上空“栽回”地球大气层。

  负责跟踪这颗卫星下坠过程的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空间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这个中心报告说,在坠落过程中,卫星自西向东掠过天空,飞越的陆地有加拿大和非洲,而且曾飞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不过,卫星撞上地球的准确时间、地点和造成的损失目前尚不清楚。

  美国航天局此前曾估计,卫星进入大气层后大部分将燃烧殆尽,但仍将有总重为500公斤的26个碎片残留并最终落在地面上。其中,最大碎片重量可达150公斤。卫星碎片砸中人的概率约为三千二百分之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卫星撞地球的麻烦本来可以避免。假使在燃料充足时,美国航天局将卫星引导到不易坠落的更高轨道,或是操控它坠入南太平洋的航天器“坟场”,就不会有今天对地球的威胁了。他呼吁美国负起责任,更加科学地规划航天器的退役之路,不要再次出现卫星“栽回”地球的情况。

  “高层大气研究卫星”质量达6吨,1991年由航天飞机送入环地轨道。在卫星燃料耗尽后,美国航天局失去对其的有效控制,只能任其自行“栽回”地球。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