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1-08-18

揭秘“海洋二号”卫星将发挥哪些作用

  8月16日,我国第三颗海洋卫星“海洋二号”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成为近30年来我国海洋卫星发展历史又一里程碑。“海洋二号”卫星将发挥哪些作用?我国海洋卫星水平如何?……

  全天时全天候地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

  据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介绍,“海洋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三颗海洋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卫星。它具有投入大、技术新等特点,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和不受天气影响的微波观测功能,是我国海洋系列卫星中的“大家伙”。

  从技术上来说,“海洋二号”的测高精度优于4厘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在轨期间的微波散射计很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微波散射计,“海洋二号”的发射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刘赐贵表示,“海洋二号”的成功发射,将为我国海洋观测开辟一个崭新的领域,使我国海洋卫星首次以厘米级定轨的精度和微波探测的方式,全天时全天候地获取宝贵的海洋动力环境数据,极大地提升我国海洋监管、海权维护和海洋科研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卫星向着系列化及业务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研究等提供技术支持

  谈及“海洋二号”的使命,刘赐贵说,“海洋二号”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观测,为海洋防灾减灾、海上交通运输、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涉及海洋动力环境的海洋相关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海洋二号”将主要用于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有效波高和海面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监测,获取的卫星数据用于海洋环境预报、灾害警报,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国家权益维护与安全。譬如在海洋环境预报中为海洋预报提供观测海域的风场、浪高等初始场数据,大大提高预报产品的精度和时效性。

  刘赐贵说,“海洋一号”和“海洋二号”卫星分别是海洋水色环境卫星和动力环境卫星,这两个系列的卫星有较大差别,它们的海洋观测目标和采取手段不同。

  “海洋一号”主要探测海洋水色信息,采用的手段是可见光和红外谱段的光学设备成像;“海洋二号”主要探测风、浪、流等海洋动力环境信息,采用的是微波遥感器,并且是全天时、全天候的探测。

  我国海洋卫星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刘赐贵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力发展“海洋一号”C/D卫星、“海洋二号”B卫星和海洋雷达卫星,努力实现3至4颗在轨运行海洋卫星的目标,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提高海洋卫星应用的水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服务。

  对于我国海洋卫星发展现状,刘赐贵评价说,加上“海洋二号”,我国已发射了3颗海洋卫星,其中2颗是“海洋一号”系列卫星,1颗是“海洋二号”系列卫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卫星还处于起步阶段。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