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双重优惠的享受者
孩子如此辛苦,家长却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呢?
刘汉文分析道:“香港跨境学童家庭,其实享受了双重优惠。一方面,深圳的生活成本低,香港挣钱深圳花,节约了不少。另一方面,香港孩子受教育享受很多政府福利,比如不收学费,只需要交书本费、校服费。”算过这笔经济账后,家长宁可选择把孩子交给保姆车公司,多奔波几趟。
几家保姆车公司都承诺:“只要是香港户口的适龄儿童,他们可以代为申请学校。只要交齐孩子的随港证、随乡证、现在家庭地址证明、出生证、香港居民家长的身份证,就能办好。”
另外一个诱因,吕东明认为是香港政府推出的幼儿园学券制。“‘学券制’的推行也激起了在内地居住的香港居民把孩子送回香港读书。香港政府为减轻家长负担,今年开始已经以学券形式为所有3岁至6岁幼儿的家长提供学费资助,每人每年最多可获1.3万港元,2011学年将会增加至1.6万港元。如果孩子不在香港读书,自然享受不到这个优惠了。”
两地学制的接轨,为内地居住的香港孩子以及家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适应空间。吕东明校长说:“香港近几年人口负增长严重。2000年,香港所有小学一年级的入学人数为7.1万人,2006年则只有4.2万人,几乎少了一半,所以教学资源一下子宽松了很多。以前教育资源紧缺,半日制学制的学校居多,现在几乎都是全日制。这就和内地人的生活方式同步了。另外,香港以前是小学六年,中学5年,大学预科两年,现在和内地完全保持一致了。”
绝大部分的跨境学生选择居于内地,吕东明分析原因是:有的孩子母亲一方没有单程证件,另外一些则是香港家庭回内地投资或工作。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内地的生活成本低于香港。
但很多家长还是希望孩子以后留在香港读书、工作,因为终究还是要在香港生活。儿童越早来香港接受教育,就越早适应。另外,便利的交通为更多的家庭在深圳居住提供了便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