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 教育时评
职校只抓入口不重出口难以为继
2014-07-24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无论哪一所职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名声鹊起,学生势必慕名而来,其示范效应远远胜过做一次高价位的广告。而一心想着在买卖生源的恶性竞争中乱中取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由于学校办学经费与学生人数挂钩,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抢生源给初中校长或班主任老师高额回扣已成为潜规则。因为买卖生源有利可图,湖北一些地市州的中学老师,不愿意当尖子班的班主任,宁肯当差班的班主任,学校没有办法,只好让大家轮流“坐庄”。(7月19日《瞭望》新闻周刊)

  说起职业学校生源买卖的不良现象,职教圈内人士往往慨叹:“都是生源不足惹的祸!”生源不足真的是买卖生源的理由吗?显然不是。

  对一所学校而言,生源与学位恰好吻合是偶然现象,生源过剩或生源不足才是常态。一些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理直气壮地实行起地方保护主义,众多职业学校理所当然地展开恶性竞争,一些生源在握的中学教师心安理得地“出卖”起学生。生源买卖犹如毒瘤,极大地扰乱了职业教育的生态,给职教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生源买卖现象的背后,反映出职教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深化改革既包括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建设,也包括调整教育结构、教育规模、教育规划、教育形式的外延举措。职教人要多反思生源买卖背后的政策性和结构性问题,如普高与职校的招生比例是否恰当,职教资源扩张是否有序,是否有必要建立规模超大的县级职教中心,职校培养的人才是否与社会需求对接,初中毕业生上不了普高也不上职校的流失率是多少,等等。深入研究上述问题,才是应对生源不足的正确举措。相反,如果因生源不足而展开恶性竞争,买卖生源,那么教育机构和职业学校与街头小商贩的硬性拉客有何区别?

  应该警醒的是,一些教育人士把生源不足当作生源买卖的理由,借以忽视了职校的内涵建设,遮蔽的是教育体制的缺陷,是教育政策的缺位,是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感沦落、功利浮躁之风盛行等社会现象在教育领域的扭曲反映。其实,每到招生季节,重点高中的校长为了应付各种关系,不得不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而职校校长过了寒假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始抓招生工作,进入五月份,更是全校上下齐动员。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还是只抓入口,不抓出口的短期行为。殊不知,那些办得红红火火的职校根本不愁生源,因为学校的就业率、学生的竞争力有目共睹。对学校而言,这种高质量的教学本身就是许多学校难以企及的硬实力。从现实角度讲,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就业率、就业方向、薪金标准等往往是学生及其家长选择学校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在优质教学和高就业率的刺激下,学生及其家长都会热切关注并想方设法进入这类学校。

  当前,举国上下空前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在新的形势下,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政府各部门应严禁地方保护主义,把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权利还给学生。搭建公众宣传平台,还学生及其家长更多的知情权。同时,对违反教育规律、搅乱教育生态的买卖生源行为严肃处理,不能姑息。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要练好内功,提升内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才,这才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论哪一所职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美誉度上升,名声鹊起,学生势必慕名而来,其示范效应远远胜过做一次高价位的广告。而一心想着在买卖生源的恶性竞争中乱中取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对学生而言,选择哪一所学校就读,选择什么学校和专业,理应由自己把握,这是对自己人生应有的态度。学校无权干涉学生的职业选择,班主任无权封锁消息,越俎代庖,就是学生家长也不能包办代替。成长,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学生明晰了未来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走好未来的路,职业教育因此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刘景忠 作者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顾问)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河南5所职业培训学校被吊销办学证
· 河南123所技工院校启动劳动预备制培训 每人补2000
· 职校男生坠楼身亡 班主任称其事先未出现异常情绪
· 企业上门“联姻”职校 共同培养动漫学生
· 媒体称职校生实习乱象根源是招生锐减造成办学困境
· 职校生何时结束“放羊式”实习
· 职校学生正装列队迎老师 校方:助学生“练胆”
· 职校实习生遇火灾引担忧 记者发现多是“放养”
· 职校晚自习遭“枪击” 警方锁定几名未成年肇事者
· 招聘会八成职校生被“预订” 单位多提供免费食宿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