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 教育时评
职校生何时结束“放羊式”实习
2013-12-02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职校学生“放羊式”实习,根源是招生锐减造成的办学困境。解决这一问题,固然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扶持,但更为重要的是职校本身要“换脑筋”,拓宽解困思路。要密切与企业沟通合作,努力“把工厂引进学校,把课堂开进工厂”。

  前不久,在东莞某电脑维修店大火中,一职校的5名实习学生因住在店内违章搭建的阁楼上,起火时受困,导致3人死亡,两人受伤。其中一名重伤学生,至今未脱离生命危险。根据幸存学生描述,实习工作为同学介绍,其间并无老师跟进指导。舆论因此质疑:为何学生实习没有老师跟进管理?一些职业学校让学生实习处于“放羊”状态,乱象丛生,令人担忧。

  据了解,一些职校学生“放羊式”实习,根源仍是招生锐减造成的办学困境。个别职校招生人数逐年下降,不仅造成学生实习乱象丛生,一些民办职校也开始裁员,任课老师或转做学校保安、宿舍管理员等工作,或依靠原有的技术进入工厂上班。这种发展态势,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更加剧了社会对技工人才需求的矛盾。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三分之一左右,且多数是初、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和技师仅占4%,而一般发达国家高级工占到50%以上。当前,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从南到北蔓延的“技工荒”不断敲响职业教育的警钟。从现阶段看,我国职业教育需要考虑推进方式的问题,更要着力解决在校学习与实际操作“两张皮”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个别职业学校不把气力用在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上,不把心思花在让学生学到真本事上,而是挖空心思搞所谓省钱的“放羊式”实习,这样的职业教育只会砸了牌子,更会断了招生路子。

  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一方面,要解决好职业教育定位这个长远问题。时至今日,不少学校、家长和学生,看重职业教育的依然是“学历文凭”,而不是“务实致用”。这势必造成职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空怀各种证书,却缺乏社会认同,招生和就业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解决好职校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术这个现实问题。当前,在职业学校既懂理论又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是“千呼万唤出不来”;而陈旧落后的教学设备和以省钱为目的的“放羊式”实习,又让学生想学却使不上劲。

  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固然需要各级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投入,但更为重要的是职业学校本身要“换脑筋”,拓宽解困思路,多渠道争取发展资源。密切与企业沟通合作,努力“把工厂引进学校,把课堂开进工厂”,这样才能多培养符合市场和企业实际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徐 娟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河南5所职业培训学校被吊销办学证
· 河南123所技工院校启动劳动预备制培训 每人补2000
· 职校只抓入口不重出口难以为继
· 职校男生坠楼身亡 班主任称其事先未出现异常情绪
· 企业上门“联姻”职校 共同培养动漫学生
· 媒体称职校生实习乱象根源是招生锐减造成办学困境
· 职校学生正装列队迎老师 校方:助学生“练胆”
· 职校实习生遇火灾引担忧 记者发现多是“放养”
· 职校晚自习遭“枪击” 警方锁定几名未成年肇事者
· 招聘会八成职校生被“预订” 单位多提供免费食宿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