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11月24日,河南新郑市某中学一名高一女生因为早读迟到,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口。几分钟后这名女生晕倒,送往医院后被确认身亡。这名女生是住校学生,平时健康活泼,只因当日打扫宿舍迟到了几分钟,便被罚站在冬日寒冷的教室外。
一个鲜活的生命消逝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又摆在人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体罚学生为何屡禁不止?
近年来,因学生犯错误而被老师罚站于教室外的新闻屡见不鲜。有迟到被罚站的,有上课不守纪律被罚站的,也有完不成作业被罚站的,还有请不来家长被罚站的。有站一节课的,有站一天的。因被老师罚站,有热晕的、冻病的,有离家出走的,甚至有受辱身亡的。但让人吃惊的是:一次次血的教训,一件件惨痛的悲剧,并没有让我们醒悟,对学生的体罚现象仍屡禁不止。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修订]
推荐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检索 >>高等教育专栏 >>基础教育专栏
原因何在?据笔者对部分教师的调查,主要有以下“理由”:一是觉得学生难管,不体罚不长“记性”;二是认为不让学生上课可以使其痛改前非;三是教室外罚站既可让其反思,又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四是可以以儆效尤,对其他学生起警示作用。一些教师还认为,当今孩子太娇气,惩罚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体罚也必不可少。甚至连近日被热炒的“狼爸教育”也成为支撑“棍棒打成器”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