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一切条件,破除一切束缚,让人才的创造力充分发挥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思考,更是警醒,唤起了社会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深切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十二五’期间,要深入落实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的战略任务。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把发展作为科技的中心任务;深化科技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语中的。
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关键靠“人”,靠一批在关键领域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代表表示,要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高联动”,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造就宏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刻苦的学习精神。”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原院长邵国培委员说。
清华大学教授邢新会委员更关注创新环境的营造。他认为,要注重为青年学者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建立更具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评价体制机制,改善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现象,避免经费浪费及低效率使用。
面向“十二五”,面向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国的自主创新也必须是开放的自主创新,只有开放,才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这一观点得到代表委员的一致认可。“目前实施的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效果刚刚显现,但高级工程师、技工等工程化高素质人才仍然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下一步要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黄伟光委员说。
扩大科技开放,以更加开放的胸襟“筑巢引凤”,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识。他们认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以全球视野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快速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的振兴不单在经济总量,根本在人才和科技进步。通过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温家宝总理在14日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的话,阐明了政府的决心。
(记者崔静、余晓洁、单纯刚)
>>点击查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进入2011年两会专题:聚焦两会现场 关注教育改革
>>点击查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点击查看: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