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赵丹丹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1-09-13

我国在栽培纬度最高限禁区试种水稻成功

  黑龙江省首次在高纬高寒的黑河市爱辉区试种水稻成功,目前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据介绍,黑河市爱辉区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最北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纬度最高限。高纬高寒水稻的试验成功,对水稻种植北扩提供了实践经验。同时,对促进黑龙江省粮食增产、实现“150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农民冷文德种了400多亩的水稻,他说以前从没想过能在这么高纬高寒的地方种水稻。

  “眼瞅着要丰收了,大概能收入20多万元钱。”冷文德满脸喜悦。

  冷文德告诉记者,爱辉区土地平整,水源丰富,加上新技术、新品种,种植水稻没啥问题。通过亲自种植,他感觉水稻比小麦和黄豆抗灾能力还强。

  黑河市爱辉区年平均气温约在零下0.05摄氏度,区域内水稻的生育期仅为105-120天,年有效积温少、气候寒冷,曾是水稻种植的“禁区”。

  2010年,为加快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黑龙江省水利厅通过调研,确定在爱辉区西岗子镇坤站村开展100亩高纬高寒地区水稻种植模式推广试验。

  在历时9个多月的试验中,水利技术人员认真进行田间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黑龙江省农科院派出专家负责品种选育、作物栽培及田间管理,全天候进行数据观测,并筛选出两个适合这一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技术人员采取了温室育苗、水稻田增温等技术,攻克高纬高寒地区水稻生产技术难关,全面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经专家测算,爱辉区试种的水稻亩产将达到1200斤以上,产量和效益分别是大豆的4.5倍和2.6倍。

  据了解,黑河市爱辉区明年将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计划种植水稻1万亩以上,5年内发展到20万亩,全区将实现粮食增产1.86亿斤。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