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教育改革
解读:冲刺中国教育“标准年”
2014-03-11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转变政府职能的应时之举 

  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现了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人治到法治的治理方式的转变以及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出台相关标准,应该是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兜底保障,是引导学校走向规范化办学,落实基础教育走素质教育之路的具体化措施。”在广东省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校长郑凤姚的愿景中,标准应该在为基础教育创设基础保障、基础红线的同时,给学校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之成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积极体现。基层缺什么,政府补什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教育规划纲要实施3年后、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间节点,一个个时间点上的重合,让谈松华对20多项标准任务“高调”出现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的不同寻常有了更深入的解读,他将此举定义为继续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和客观要求。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框架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教育领域而言,就是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谈松华说,这就意味着教育行政体制、行政职能、治理方式等都要有重大转变。 

  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却是从自上而下的管理、调控到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的积极转变。谈松华认为,从政府职能转变的三个层面切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形势、责任和使命。“政府职能转变涵盖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人治到法治的治理方式的转变以及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谈松华告诉记者,在教育领域,第一种转变就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际上就是体现了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即政府不能包办学校、民间机构和社会的事务,而应把主要职能放到这些组织机构无法做而必须由政府负责的公共治理上来。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标准,正是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这种转变。因为只有这样,政府才不会把精力放到干预学校办学的具体事务上,也才能改变陷于具体事务性管理中的“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因为有了标准,就有所遵循,政府、社会、市场、学校就有了共同的准则,就可以按照标准来实施、检查和监督。 

  在法制和规则缺失的情况下,管理过程的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由行政权力部门全程掌控,掌握权力的人的自由裁量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左右着政策的走向,而现代化治理体系应该以法治为基础,这便是谈松华眼中第二种转变发生的基础。“规划纲要提出的依法治教,明确了治理教育问题要以法律为准绳。”谈松华认为,法律既包括法律、法规,也包括行业规章制度,一些成熟而行之有效的标准也能在实际运行中起到规范的作用,对于学校、社会机构和政府都有指向和约束作用,体现了依法治教的精神。 

  在他看来,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代政府既要管理、规范市场和社会秩序,同时要为社会和市场提供市场紧缺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即从单纯的管制职能,变为更加强调服务职能。教育部所提出的制定教育教学、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正是体现了政府服务职能的强化。“这三个转变体现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现阶段我国综合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谈松华说。 

  云南省泸水县上江乡中学是怒江州唯一一所“农村一级三等学校”,虽然仅最近3年政府便投入1000万元建成了新的教学楼、宿舍楼和学生餐厅,但学校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均衡仍是校长邓有的愁心事。“以前是缺音体美老师,这两年通过招考解决了一些问题,地理、生物老师又不足了,教学质量怎么保证?”邓有说。得知今年国家将制定和完善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邓有满怀期待,希望国家标准能科学引导基层教师学科结构的配备,更适应小班化教学的趋势。 

  “现在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由粗放型、量的增长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提高阶段,这个阶段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基于标准的高质量的教育。如果没有基本的标准,教育质量便无法衡量。”谈松华坦言,过去国外一直诟病中国教育是标准化的教育,其实教育标准本身并不会束缚学校和学生的主动发展,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得过于划一、过于僵化,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现在所要制定的各种标准正是为了改革这种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的弊端。 

  以美国为例,长期以来,在分权体制下,联邦政府没有对提高教育质量标准提出基本要求,造成学生分化严重。上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的目标。2001年,小布什政府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延续了这一法案的精髓,强调“基于标准的质量”,鼓励各州制定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去年,美国50个州里就有40多个州制定了教育质量标准,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有消息称,欧盟正在考虑共同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可见,标准对于保证基本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共识。”谈松华认为,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反观中国教育,公平和质量仍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公平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经出台,高中课程标准正在制定,这些对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有一定的指向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部提出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标准,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上的深化和提升,是符合客观需求的。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致2015中国教育:为了生命的话题不再沉重
· 教育当治贫 可别致了贫
· 中国教育怎么改革? “软肋”何在?出路何在?
· 111位政协委员与教育部部长为中国教育问诊把脉
· 2013年中国教育改革步履铿锵
· 换个眼光看中国教育:应试也有优势
· 换个眼光看中国教育:应试也有优势
· 2013年教育十大利好政策之打破“一考定终身”
· 英媒评述中国教育须抛弃死记硬背模式
· 刘道玉: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