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2011-02-17

中国首台遥控防化侦察机器人亮相

  

 

遥控防化侦察机器人在专业技术人员的遥控指挥下投入演练。

  “某危险化学品仓库剧毒气体泄漏,立刻救援!”16日,记者在南京军区某防化技术大队演练现场看到,在技术人员遥控指挥下,一台机器人直扑染毒区。浓烟中,只见机器人灵巧地爬上楼梯,越过障碍……很快,库房内毒气分析数据实时传回后方控制平台。“锁定毒气泄漏源!”接到处置指令,机器人伸出机械臂展开作业,很快排除险情。

  这是我国首台遥控防化侦察机器人,由南京军区某防化技术大队历时5年多攻关、突破10多项关键性技术难题研制而成。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该机器人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并荣获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家评价,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同类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防化侦察领域告别了人工作业的单一模式,开始步入机器人作业的新阶段。

  据主研人、该大队高级工程师韩益利介绍,遥控防化侦察机器人由移动平台和操作员控制器两部分构成,配备超声波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无线通信系统、核辐射探测仪等,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智能化程度高、机动能力强等特点,主要用于人员无法到达、情况不明或高毒高危作业区域,执行核辐射和化学、生物污染的侦察和测量、取样以及现场紧急情况处理等任务。

  看到这台机器人在演练中的出色表现,南京军区装备部部长孟昭斌欣喜地说,过去由于技术上的限制,防化官兵往往只能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剧毒、高温环境中作业,现在有了这种“百毒不侵”“百危不惧”的机器人,我们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明显增强。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