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校科技 | 教育信息化 |  CERNET |  公开课导航
首页  |  科技前沿  |  科普知识  |  评论  |  人才  |  高校成果  |  高校资讯  |  会议通知  |  专题报道  |  数据排行  |  每日要闻  |  每日全部资讯

CERNET第24届学术年会
选择字体: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09-11

"蛟龙"完成试验性最后一潜 首次取得藤壶样品

图为“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采杞海山下潜时拍摄的不同种类的海绵。

  记者袁于飞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当地时间9月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采杞海山区完成试验性应用航次的最后一潜,首次取得藤壶样品。据了解,在试验性应用的3个航段中,“蛟龙”团队完成了21次下潜任务,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视像、样品资料。潜水器不仅能确保无故障的下潜,还实现了无故障回收,设备状态稳定、队员状态良好。这些都证明了“蛟龙”初步具备了科学应用的条件。

  国家海洋局深海中心主任、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刘峰介绍,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日前已开始返航,预计9月16日晚上或9月17日早晨到达长江口。下一阶段,“蛟龙”将转入常规化业务运行。未来,我国计划邀请其他国家海洋科研人员上船,共同下潜,合作开展海洋研究。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到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