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老师短缺、学位不够怎么办?成都出“购买”新招破难题!1月8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市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配置全市中小学校教师资源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于1月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成都市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意见》提出,成都市将深化完善教师“县管校用(聘)”机制,引入项目购买、学位购买等多项措施,保障教育发展需求。这些教育方面的“大动作”,将有助于“全域成都”实现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优化配置
实行“县管校用(聘)”打破人事关系束缚
眼下,学区房的热度居高不下,在这“高烧”背后,优质资源稀缺、分配不公或为主因。为此,《意见》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未来5年,成都市将进一步深化教师“县管校用(聘)”的用人机制改革,消除教师跨校流动的行政障碍,持续加大名优校长、骨干教师轮岗交流力度,大力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实现教师的“无校籍管理”,是盘活全市中小学教师资源,解决中小学师资不均衡的关键,而“县管校用(聘)”机制,正是成都市在优化师资配置中迈出的关键一步。《意见》明确,成都将启动试点探索授权教师管理服务中心管理教职工编制职能的工作,实行县管教师总量、岗位结构和教师身份,学校按岗配置、使用和考核教师,从而打破教师与学校间的人事关系束缚。
《意见》还要求成都市通过县域范围内名校领办、托管以及建立学区制等方式,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新建学校或农村学校等结对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辐射带动范围。
在县域内教师统筹调剂模式的探索方面,《意见》明确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区(市)县探索试行“教师多点任教(走教)”模式,鼓励工作量不饱和、紧缺学科教师在同一区域内多校任教,尤其是村小教学点所需教师,可采取就近学校派员轮流执教、兼职任教,教师待遇将在学校绩效考核中予以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