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考录取 在指标额内按中考排名录取
按照《意见》,报考示范高中指标计划的学生,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二是本校正式学籍,三是在本校一直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由此看来,广州大部分学生都有资格。
不过,考生能不能获得报考学校的指标,还要闯两关。第一关是达到指标生的最低投档线——即各示范性高中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平均值下降30分。
如执信中学2010年公费最低录取线是720分、2011年是724分、2012年是719分,3年平均721分,下降30分就是691分。就是说,达到691分才能进入指标生的队列,学生由此可先估计自己中考能否达到这个分数线来填报志愿。在填报志愿时,“指标计划”将纳入全市统一招生录取平台,在独立批次和提前批之间单独设置。
第二关是校内排名。初中填报示范性高中指标志愿人数多于指标额时,需要通过中考成绩、结合志愿来确定排名次序。因此,即使上了心仪高中的指标计划最低投档线也未必能成为“指标生”,关键就看在校内的竞争成败。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指标生达不到该校录取线,则自动进入下一批次参与中考录取,剩余的指标将并入招生提前批进行投档录取。而“指标生”录取投档规则与普通中考录取投档规则保持一致,如志愿优先原则、同分排位规则、宿位限制规则等。
■政策影响
谁能获益 “小升初”失利的优等生“翻身”机会大
对于新政的实施,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孩子能否获益。卓越教育副总裁、中考专家周贵分析,从指标生的录取规则看,受其影响的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从全市约400所初中历年的中考情况看,拥有成绩超过华师附中录取线学生的学校有近150所。“这类学校排名靠前的学生占了指标生的名额,但这类学生无需指标生也能考进去。”周贵说,对于这批顶尖学校的优等生来说影响不大。
第二类初中是最高分的学生成绩没有达到提前批录取线,或有上线但人数极少的学校,约有100所。周贵指出,这类学校排名靠前的同学本来读不了提前批,但由于指标生政策,他们进了好学校。由此可见,这批学生是赢家。不过另一方面,这批学生也同样把原来能进提前批,但成绩靠后的临界生“挤掉”了。
“还有剩余的150所初中,排名靠前的学生肯定超过了提前批录取线,但利用指标生政策,部分学生能够进更好的学校,也获益了。”周贵说,同时,他们也把原来能读较好学校的学生挤到了较差的学校。
有专家曾指出,该政策将会让办学水平一般的初中尖子生受益,让“小升初”没能考入名校的优等生有更大的“翻身”机会;“差”学校也将再次回到家长的视野,扭转“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局面。而另一方面,指标的局限将会让强者居多的初中竞争惨烈,“同分不同命”的情况可能在不同学校间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