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生:高考后的备选方案
近年来,每到高考一结束,自费出国留学市场立刻就火热起来。留学,已成为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高考落榜生的备选方案。
上海的应届高三毕业学生小张今年9月即将赴澳大利亚留学。他的母亲认为,走不通高考这条路,就送他去国外,这是迟早的事,即使现在不出去,大学毕业后也会出去,主要是让孩子开开眼界,见见世面。
小张的父母打算送孩子去国外学习金融专业。但小张的班主任却不太认同他们的决定,因为在老师印象中,小张比较调皮,对于学习的兴趣不是很大。
“我们也知道,孩子缺乏自制力,这样下去也难成功,所以我打算过去陪读。”小张的母亲有点无奈地说。
小张自己也很无奈:“爸妈就想让我读大学,可是我在国内学习都勉强,谁知道出国读书又会怎么样?”
有关专家指出,留学虽然已成为中国孩子求学的多元选择之一,但高考落榜生还是要清醒认识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要把留学当成缓冲,造成对个人青春和家庭财富的浪费。
专家:多关注高考落榜生
高考落榜,考生及家长不可避免都会有一些失望、沮丧的负面情绪,有的甚至还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王极盛指出,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落榜是客观存在的,考生和家长都应理性对待。
王极盛强调,高考落榜生应认清现实,排解负面情绪,尽早走出阴影,认真规划未来。家长也要调整心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遵循“孩子做主,父母参谋”的原则。
作为多年关注高考的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王雄认为政府对于高考落榜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他指出,造成高考落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城乡差距、命题形式、学校差距等等都有可能成为高考落榜的因素。国家除了出台一些扶持落榜生接受职业教育、优先征集高考落榜生入伍等政策外,还应积极探索更为人性化的高考制度。
湖北省红安县第一中学教师陈和器对贫困山区的高考学生十分关注。他提出,政府应尽快完善征集志愿的机制。目前高考志愿的征集时间很短,且考生只能选院校不能选专业,这对信息不畅通的山区学生来说很不利,容易因非技术性因素造成落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