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关注:高考落榜生探寻未来之路
2009-08-06  新华网  

字体大小:

  “回炉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曾经,高考被寒门学子小卢视作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这位家在贵州省边远山区的青年因为父母均是残疾人,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上高中,他一心希望通过上大学成为“白领”,帮助家里摆脱经济的困境。

  然而,2005年,因为高考落榜,小卢彻底打消了上大学的奢望。伤心失望之余,他“咬咬牙”来到省内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汽车修理,成为一名“回炉生”。2年毕业后,他顺利与广东一家汽车修理厂签约。由于吃苦耐劳,技术过硬,短短2年时间,小卢就成为汽修厂的高级技工,工资待遇在同龄人中居于中上等水平。

  回望高考失利,小卢说:“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可现在看看,学一门技术很实用,高考绝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一位姓程的老师说,从实际情况看,高中生接受职业培训之后就业情况很好,待遇也不错。

  小卢认为,国家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果高考落榜生调整心态,完全可以做个受人尊敬的“蓝领”。但他也强调,选择职业培训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那些信誉好、专业性强、最好能安排一定时间实习的学校。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我国不少地方都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优惠政策,如高考落榜生读中职免试甚至免费,这也给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自考生:边干边学很灵活

  因为考虑到高考复读的风险和成本,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也受到部分高考落榜生的青睐。来自大别山区的小王由于上学晚,本身就比同年级的人大了好几岁。今年高考失利后,他就开始四处打听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的事情。

  “没考好当然很难过了,但是我都20岁了,也不想再去复读了,爸妈年龄都大了,得赶紧去赚点钱让他们享享福。”小王说。

  谈到未来,小王显得轻松而自信。利用高考过后的这个暑期,他已托亲戚在浙江找到一份工作,他打算到那边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自学考试。

  小王的父母认为,孩子的智商、学习能力一般,但孩子一直比较努力,虽然高考失利,但能够继续保持学习的动力,就是好事,就有希望。

  小王自己也认为:“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每个人都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但关键是要学到真东西。”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在京工作的外地学生选择成人高考教育,主要是因为成人高考门槛较低,又不需要过多的证明。他们纷纷表示,不论是上大学接受系统教育,还是通过成人高考或者自学考试等学习方式,目的都是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北京2015年高考文综政治考查点将更接地气
· 2015武汉体育特长生初审合格考生名单公示
· 各省高考难度排行榜走红 湖北高考难度全国第三
· 各省高考难度排行榜走红 河南开启困难模式
· 高考统考有望只考一天
· 2014河南艺考本科录取率35.35% 普通本科44%
· 河南杞县高考替考案一审落槌 教体局干部被判拘役
· 高考专业:注意十大“最不实用”高考专业
· 2015武汉高考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报名资格审查通知
· 让高考成为更公平的赛场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