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管理体制 > 高校合并
关于中国合校风的一点杂感
2001-12-21    鲁人

字体大小:

  在这折腾中,各级官员陷入跑官运动不能自拔,等诸神定位,前后折腾了近三年。折腾期间,只有老师们靠多年养成的职业道德,凭借良心与自制自律人格,按时的上课下课维持着学校的正常运转。这倒给人以启示:高校完全用不着那么多当官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些繁脔赘肉,对于高校的发展,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折腾中,有人可着劲发了一阵校难财。有权势者,借机会将子女亲友塞进学校了一大批,使学校的负担更重,掌管公物者将校产化公为私了不知多少,听说有将成车的汽油盗卖的,有的部门的许多台电脑不翼而飞。

  高校之间的合并应遵从教育规律。既使是几所各方面势力相近的高水平学校的合并,也应在互相钦慕,两情意愿的基础上结合,方可产生所谓强强优势。对于那些教育质量差学术水平低生源不足者,应当让其自生自灭。一个地区不同档次的学校共存,形成竟争,优胜劣汰,在竟争中让优势学校发展壮大,吸改消化劣势学校,完成资产重组,这样发展起来的高校,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保持自已的特色健康发展。若不是这样,则如同将一匹良马与一匹驽马捆在一起赛跑,,互相牵制,磨擦扯皮,如何产生优势?前些时期国企部门的拉郎配式兼职并就是因为这个原故而使之一些较好的企业想救别人连自己也搭上了。中国高校合并正是这样。这种鱼龙混杂式合法,必定搞得龙也不成龙,鱼也不成鱼,非驴非马。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个骡子吗?更能显示杂种优势,但是,你见过骡子生的骡子吗?

  合校还需考虑所合学校地理上是否靠近,这样才能有利于资源的综全利用。笔者所在地区的高校,其中原N大与原某工学院,还较靠近,但中间有运输繁忙的公共交通大道将其分隔开来,学生穿棱其间已因不便而多怨言,而原某教育学院,与N大相隔十多公里,首尾难以相顾。而既将合并进来的农学院,更是在四五十里之遥的郊县。这所农学院在那里已三十几年,这一合,老校区国家几十年的投资化为乌有,一千六百亩实验基地难以利用,等新校区建成搬迁,没有数以亿计的人民币的耗费,怕是不能完成。虽是政府投资,但可都是老百姓的血球汗啊!

  这样的异区合并,对于学校的基础建设、校区管理、专业安排、资源利用及交通运输,信息传递与交流都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现在银行对高校开禁,钱是容易贷,但三个校区,如何安排基建呢?比如图书馆,分开建,座座不成规模,合在一起,又难以使用,网上已有南学区的同学对南校区图书馆藏书不能满足要求而发出的愤怒呼声。现代教育中心也是这里一座,那里一座,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综合大学的优势在于学科门类的齐全,这便于不同学科学子在日常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产生知识、语言、思维方法的渗透互补,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地理上的隔阂,使南北校区学生间的的交往受阻,南校区的政法经管艺术类各系学生难以与本部北校区的数理工科类学生交际,反这亦然。这对双方的成才都极为不利,有人也许会说可以通过网络逆补,但这怎能比得上真人间实实在在的交流?难道人可以以网上的恋受替代生话中的恋爱吗?交通问题自合校来怨声载道,穷教师,不可能有自已的私车,开着上班,只了赶学校的校车。每日里,三校区教师,南辕北辙,东奔西突,疲于奔命。几辆大轿车,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所以有人形象地编了一个谜语:N大合校——打一电影名,迷底为:车轮滚滚。不知多少学生家长的血汗钱,化作汽车尾气污染了环境。

  通过合校扩大办学规模,减少富余人员,降低办学成本,从而提高效率无益是好构想,但落实起来却是另一会事。合校后四校官员无一人失去乌纱帽官员数量不减反增,为得了显示公平,一碗水端平,免得有厚此薄彼的报怨,于是各个衙门,演出了张艺谋的实景电影《一个也不能少》。正职处级高官因衙门数有限,怎么办?智慧不亏在中国人的脑袋里,一个“正处级副处长”的名号由此诞生了。负什么责,封什么官,尽什么义务,享什么权利,这是起码的常识。但这个“正处级副处长”算个什么玩意?合校后,原有的管理人员已十分富余,奇怪的是合校后又提拔了几十号中层官员,使宁大叠床架屋般的官僚队伍势力更壮,教育成本更高,效率更低。宁大官本位风气在合校后,的确呈现出了1+1大于一的良好势头。权术重于学术,由此可见一斑。著名学者付鹰说我们的大学是大衙门,一点都不假。现在,三个校区,三座办公大楼,仍是那么官影绰绰,人满为患,每间官署里,都有人抽着烟喝着茶,读着报纸,想些让最底层的教师不痛快的歪点子,以证明没有他们地球都不转了的伟大存在价值。这还不够,听说又要起几十层的办公大楼,好让各级官员有更为舒畅的官衙。

  中国高校的出路何在?出路在于实行真正的改革,改革束缚高校健康发展的僵死的办学体制,为各级各类高校松绑,真正形成无禁区的学术自由探索公平竞争氛围,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独立意志自由精神,人文精神,养成批判精神,探索精神,从而提高整个民族创造能力,使高校成为思想源,知识源,人才源,这样的高校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合校风之类表面上看轰轰烈烈,其实除了具有满足好大喜功者的虚荣心,为某些心术不正者提供了飞黄腾达的机会的价值外,对于国家民族根本利益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高校越大越有效益,何不把全中国的高校合成一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高校不在大,有特色,有成果,有大师,能培养出一流人才就是高校的仙,高校的灵。不练内功,专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培养不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只能培养些镀了大学银的蜡头枪。这样的大学,只是空耗百姓血汗的造废机器。国家发展靠科技,发展科技靠教育。发展教育可不能靠花架子的合校。但中国的高校改革就如同在跑步机上拼命冲剌样的做秀者,看似健步如飞,但那现代化的目标,仍是遥遥无期。因为做秀者并不是真要达到那目标,她只是在记者的闪光灯下扭捏作态,好拍几张照片印在时髦杂志上换大把的票子花花。

  行文止此,遥望窗处,时令已到清明,却仍沙尘迷目,寒流阵阵。于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高校合并整合管理的界面探讨
· 在机制创新中发挥并校优势
· 上海高校“绿色通道”延伸到起点
· 直属高校贯彻《信访条例》研讨会举行
· 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组建新南昌大学
· 宋德民谈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 关注高校管理者领导能力建设
· 各地高校师生欢庆"神六"飞天
· 一号多刊多收费 违规高校期刊叫停
· 北京:高校废弃化学品不得擅自倾倒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