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的9月,大方县兴隆乡狮子村13岁的廖崴,以563分的成绩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廖崴就读的专业是中国农大理学院化学系。在他刚刚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子俩却开始为学费犯愁。2009年8月10日,本报率先报道了廖崴和母亲来贵阳筹集学费的事件后,不少社会热心人士向母子俩伸出了援手。之后,廖崴在各界人士以及中国农大的帮助下,顺利入学中国农大。
一年后,廖崴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本报记者于2009年12月中旬前往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了采访。然而,廖崴在中国农大的景况,似乎并不如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乐观。
1、打击
(父亲再问他失败的原因时,廖崴流着泪说,都是因为自己贪玩。)
爸爸,我拒绝接受采访。
2009年12月12日上午,就在本报记者抵达中国农业大学,并与廖崴的父亲廖清义约好采访时,廖崴在食堂里对父亲说,他不想再接受采访。之后的几天里,他一直没有露面。
事情的起因,缘于2009年的期中考试。
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他的无机化学只考了33分,位列全班倒数第一。这样的成绩,让这位被之前的媒体广泛称为“神童”的13岁孩子,显然受到了少有的打击。“在之前,他很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父亲廖清义说。
班主任杜凤沛老师说,在全年级120名学生中,廖崴的成绩并不好,一直处于倒数20名的群体中。2009年9月3日,廖崴参加了学校的英语分班考试。
“刚进校时,新生都要进行英语考试,并通过这次考试的成绩来进行英语科目的分班。结果,廖崴的分数是全年级倒数第一名。”
杜凤沛说,他们第一学期主要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和无机化学等科目。他很担心,如果廖崴的考试挂科,并达到25个学分,他将会被学校按规定勒令退学。
父亲在知道他的无机化学成绩后,去了廖崴所在的3号公寓寝室,并让廖崴猜测自己到他寝室去的原因。廖崴说,因为他的考试失败了。父亲再问他失败的原因时,廖崴流着泪说,都是因为自己贪玩。
随后,他打开自己的储物柜,取出那台笔记本电脑,递给了父亲,让父亲负责保管。在此之前,他一直喜欢用这台电脑玩游戏。“我故意不阻止他玩电脑的,是想让他因过度贪玩,并导致成绩落后而受到刺激后,自己自觉不玩电脑了。”廖清义说。
这次,廖清义的目的实现了。
2、陪读
(廖葳一见到农大校长柯炳生,就一边伸出手去和他握手,一边说道:“幸会,幸会!”)
刚刚进入中国农业大学,13岁的廖崴就引来一片关注的目光。
2009年9月2日,他穿着墨绿色的短裤和迷彩凉鞋,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学校报到。
不少人至今还记得当天的情景:在农大的新生报到现场,这个身高只有1.41米,体重34公斤的小男孩儿格外显眼。在农大主楼,廖葳一见到农大校长柯炳生,就一边伸出手去和他握手,一边说道:“幸会,幸会!”柯炳生乐了,一下子把廖葳抱了起来合影,并问他:“为什么报考农大?”廖葳一点也不怯场,大声回答:“因为农大好呗!”
在当天的报到现场,廖葳告诉北京的媒体,他的理想是当科学家。他计划2年修完农大学分,然后考硕士研究生,然后再用2年时间读博士,用3年时间读博士后。
因为廖葳年龄太小的特殊情况,中国农大安排父亲廖清义在学校教学楼值班,便于他边工作边照顾孩子。妈妈郝家琼将继续在南京打工维持家用。
北京一家媒体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
“他年纪太小了,生活上不太会照顾自己……”
说到儿子,廖妈妈很不放心地哭了。看到妈妈流泪,廖葳就跟妈妈开玩笑地说:“你哭什么啊!这样很丢我的脸哎!”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在中国农大,学校免去了他第一年的所有学杂费。
38岁的廖清义告诉本报,他每个月上15天班,每天工作时间是12小时,工作并不怎么劳累。每个月,学校会支付他900元左右的薪水。此外,学校还给他提供了食宿。吃饭在学校食堂,住处则是一个四个人住的宿舍,离儿子的3号学生公寓楼仅相隔一个足球场。
廖清义很满意现在的陪读条件。他每个月需要从工资中取出600元来支付廖崴的所有日常开销,并略有积蓄。来北京半年多,他陪儿子去了天安门、故宫和长城等地。
每个星期,他会去儿子的寝室里看看他,或是儿子直接穿过足球场,去他的住处。“我现在就是想尽量让他独立,并不时刻都在他身边。”廖清义说。
教育政策我来评:2009年教育政策公众满意度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