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科技档案之相机篇:从海鸥到爱国者
如此巨大的中国相机市场,我们真的要拱手让人了么?
任何市场都应该有中国自己的品牌
2005年8月15日,爱国者选择这样一个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以自己研发、自己生产、自己推出的一款DC-V815,开始与几乎占据垄断地位的日系数码相机争夺市场。虽然方正、紫光、联想、文曲星都曾经做过尝试,却不得不遗憾地宣布了退市,作为年轻的后来者,爱国者为什么坚持了下来?
“任何市场都应该有中国自己的品牌。我们始终有这样的信念在。”爱国者数码相机事业部总经理李颖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透露出坚持的最大理由。
“我们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确实是举步维艰。有的国产品牌曾经伤害过消费者,而我们需要在数码相机这个唯一没有中国品牌的特殊市场,建立起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
虽然不排除日本品牌互相竞争的因素,但爱国者的加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进口相机整体价格下滑。
据赛迪数据统计,每台数码相机的利润指数2005年8月为1.5,2006年8月则降到了0.6,仅为一年前的三分之一强。
2002年至2005年秋季,数码相机市场的千人平均购买成本一直维持在3000元上下,而在2005年秋季以后,这个平均采购成本就开始迅速下滑,仅仅1个多季度便下滑到了2000元左右,单台平均下滑1000元。自2005年秋季至2006年冬季,全国销售数码相机的数量保守估计为600万台,消费者累计节省了约60亿元。
即使爱国者数码相机进入市场近4年,但仍有7000万的研发费用没有收回。“很多品牌没有魄力持续投入,对盈利的规划只是战术的,不是战略的。但是,在一个没有中国品牌的市场打出品牌,根本就不可能是短线投入。”李颖解释说。
掌握数码相机领域首个重大专利
那么,在这样近乎残酷的环境中,爱国者如何立身呢?
“性价比。”李颖强调说,“‘性价比’和‘低价’完全是两回事,低价不是任何人的专利。与国外品牌比起来,同等价位的相机,我们的产品质素高、功能多,返修率低,可以说一点都不差。”
对一个孤军奋战的国产数码相机品牌来说,在国际竞争中“不掉队”只能确保生存,“敢为先”才意味着发展。
本着这样的理念,爱国者在T60中嵌入了“速睿”双核图像处理器,能够实现双进程同时处理任务,使多点智能对焦的效率更高,曝光和白平衡更准确;使用了多通道硬件加速引擎,令图像处理速度更快;同时具有各模式独立的时钟停止能力,可以关闭未使用的功能,更省电。
而作为863计划项目之一的爱国者数字水印数码相机,经过3年研发,终于在2008年底实现市场化,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版权保护和数字保真功能的数字水印数码相机。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全球专利,成为在数码相机领域中国企业拥有的首个重大专利。
据了解,爱国者数字水印数码相机WM01将世界领先的数字水印技术与数码相机技术结合,采用爱国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水印芯片,拍照的同时,即可在所拍摄的图像上进行水印算法处理,加入隐藏的数字水印,从而确认照片的版权所属信息。
“随着大家版权意识的增强,相信这项技术在新闻、摄影领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另外,数字水印数码相机还可以通过水印提取判断数码照片的真实性,在对照片真实性有着严格要求的司法、金融领域也会大有作为。”谈到爱国者的未来,李颖从来不缺乏信心。
什么时候会推出单反相机?对于爱国者,很多人有这样的期待。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有了立得住的品牌单反相机,或许才能算得上真正扬眉吐气。“我们觉得出不出单反似乎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了,”李颖笑了,但马上又严肃起来,“我们希望在卡片机得到认同、能够盈利的基础上,等到研发成熟、资金到位,能够一举打出精品。”
新中国的相机工业,曾经幼稚,曾经辉煌,也曾经沉寂。但哪怕是在最艰难的时期,我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探索、放弃过追求。现在,或许我们还不够强大,但是,信念犹在,坚持犹在。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