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科技档案:从黑白电视 到梦幻影像
电视年谱
1958 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
1970 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诞生。
1984 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成立彩电国产化领导小组。
1985 彩电国产化被列为全国12项重大引进消化吸收项目之一,对彩电国产化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科技开发,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重点支持。
我国制定第一个彩电标准《彩色电视机总技术条件》(GB10239—1985),提出了彩电声、光、电59项参数标准和测量方法,建立了彩电测试环境。
全国首届彩色电视机质量集中检测总结大会在长春召开,发布了44个彩电企业48种型号彩电质量检测结果,为国家规划布局彩色电视机工业以及发展我国彩电工业体系提供了详实的数据。
1989 全国彩色电视机质量集中检测总结大会在厦门召开,评出长虹29英寸、康佳20英寸、牡丹25英寸、青岛(现海信)25英寸彩电获得质量优秀奖,当年被授予国家质量奖——银质奖。
1990 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正式批准广研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HDTV 软科学研究”项目课题。
国家科委启动“高清晰度电视战略研究”。
1992 1986年到1992年前后,国家制定了不少于300项标准的彩电综合标准化。
1994 国家科委牵头成立了包括广电部等11个部委在内的“高清晰度电视研究开发”协调组,下设HDTV专项专家组。
1996 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至18%。
国家科委将高清晰度电视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分别组织了高清晰度电视战略研究、高清晰度电视“八五”攻关、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研制3方面的研究。
1997 我国研制成功16英寸等离子显示屏,填补国内空白。
1998 我国第一台完全自主开发的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系统在北京试验成功。
1999 国庆5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清数字电视(HDTV)实验广播样机系统成功转播了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盛况。
国家成立数字电视研发及产业化专项领导小组,从抓自主制定标准入手,加强研发及开发,瞄准高清(HD),以有线标清(SD)为切入点,启动了国家数字电视专项。
2002 长虹宣布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屏幕最大(30英寸)的液晶电视。
2005 海信推出自主研发的数字视频媒体处理芯片——信芯,填补国内空白。
2006 国家标准委颁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国家强制性标准(GB20600—2006),自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