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21世纪教育沙龙
谁能定义我们的青春?教育与多元视野的重塑
2013-05-21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精英、非精英;70后、80后、90后,00后;普通青年、文艺青年、2B青年;垮掉的一代、崛起的一代……每个时代,青年人都是最容易被定义的群体。

  谁有权力去定义别人的青春?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提供更为多元的视野?公众能否对另一种人生选择报以宽容和理解,让青年回归青年?

  5月19日,21世纪教育沙龙聚焦青年人的成长,邀请到从香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辞职来帮助北京打工子弟融入城市的赵晗、从一个北外普通学生变身“全球新闻编译计划”发起人的康夏、独立执导纪录片电影《待业青年》的张内咸以及刚从百度辞职踏上追寻人生意义道路的IT小编曾郭偲等四位“有趣、有料、有种、有脑”的“新四有青年”,分享他们的人生选择以及对于教育的思考。

  和精英价值说再见

  赵晗,北京姑娘,人大附中、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一路顺畅走来,她都是别人眼中的精英。

  但这样“外表光鲜、自命不凡”的生活,并非她真正想要。在历经一番挣扎与反思后,她选择了告别精英,辞职之后投身公益,加入一家香港NGO机构,专职服务北京外来工子女。

  巨大的人生转折,源自于她对人生意义的拷问。

  “对精英教育的反思来源于我人生的冲击,有一天,我突然间意识到在寻梦的年纪,为什么我可怜到竟然不会做梦?”

  在香港知名会计事务所一天疲惫的工作之后,这种自我拷问,让赵晗意识到,长久以来,与自己内心的失连、与意义和梦想的失联、与信仰和使命的失联,让正值寻梦的自己却不会做梦。一种外在的光鲜表现和内在自我失联的压力,加之外界的期望以及紧贴在青年人身上的标签,让像赵晗这样的年青人往往自己表面迎合,却内心绝望。

  “离开老家去成都,离开四川去北京,离开中国去美国,最好能够离开美国去火星”,赵晗借同学的一句话阐述自己对当下精英教育的理解。在这种教育理念中,追求优越感、特权、体面不凡、自恋自大,却缺乏灵魂和对社会责任的回应和担当。

  “与精英价值告别,并不是说这个社会不需要精英,而是告别那些从'五四'之后就被社会抛弃的陈腐的封建的价值观,即追求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做人上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

  在杨东平看来,赵晗的选择与陶行知、晏阳初当年的乡村建设是一个隔代回应,是对当今纸醉金迷、红尘滚滚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启示,“真正的精英就是做最大众的事”。

  什么是好的教育?

  在当下社会、传统、家庭、主流价值等各种力量裹挟下,很多青年人都生活在各种“标签”的阴影下。

  “学习才是王道、任何个性化的表现都被视为叛逆、中学期间感受不到自己大脑的存在……”张内咸执导的独立电影《待业青年》中有这样的镜头,年轻的主人公痛苦地自白。

  这位青年导演通过镜头的真实捕捉,反应了那些看似“异常”的青年人对于教育和人生选择的真实声音。

  “无数的年轻人如何成为他自己?我们的教育为年轻人成为他自己提供了什么?”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原秘书长梁晓燕问道。

  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与多元视野的重塑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201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新闻系的曾郭偲认为,大学给他最重要的是就是人生的启蒙,“就像开窍了,三观经历了毁灭和重建的巨变”。

  思想的转变首先得益于优秀学者的授课,如研究宪政的王人博、苏联东欧问题专家金雁等,常识的获得让他受益匪浅。

  “外部能给年轻人提供一种什么样的可能性,是一个好的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梁晓燕认为。在她看来,现有的教育是否已经给青年人提供了足够多的选择?有多少选择能够进入他们的视野?而除了正规的学习教育,家庭教育、大众传媒是另外塑造青年自我的重要途径。

  梁晓燕觉得,一个青年人成为什么样,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更与整个教育、社会有关,“期待今天的教育能给年轻人提供成为他自己的更广阔的精神营养”。

  如果今后有下一代,赵晗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以下经验:不再一味追求表现,而是倾听自己的内心找到人生导师;在迷茫痛苦的青春期能有人辅佐提携,少走弯路;能接受全人教育,包括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除了参加鉴赏类、知识类、智力类的学校社团,更应关注社会;敢于想象另类的人生;塑造核心价值,寻找人生的归属。

相关内容>>21世纪教育沙龙:谁能定义我们的青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为实现中国梦激发青春力量
· 花样滑冰世界冠军陈露:青春有颗追梦的心
· 致敬,那些逝去的青春
· 21世纪教育沙龙:谁能定义我们的青春?
· 作家肖复兴:北大荒,青春的支撑
· 作家编剧梁晓声:青春大抵是青-春
·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青春献给祖国
· 盘点当代颠倒的家庭关系 青春要有度引导很重要
· 李源潮在"传播青春正能量"优秀青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写在“五四”青年节:青春的向往 奋进的力量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