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遇排外和潜规则
对于在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就读计算机硕士学位的加西来说,当初来到澳大利亚的目的也很明确:深造和移民。本科在国内“211”大学就读的他,顺理成章选择了新南威尔士这所澳洲名列前茅的大学。
加西自诩是最普通的留学生:作息规律,上学打工,周末偶尔放松,生活简单而充实。虽然时常会感到孤独,但一切井井有条让他觉得心安理得,只是对吃很讲究的他,来了两年还是难以适应这里生冷量少的食物。
作为国际学生最大的劣势,除了学费贵很多,公共交通上也没有当地学生享有的折扣。“中国留学生很多都选择打工赚补贴,但由于语言等各方面限制,我们一般还是给中国老板干活。”据加西介绍,情况比较好的可以去超市和电影院,但最常见的还是洗碗端盘子。而中国老板比较“抠门”,比如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兼职一个小时应该15块澳币,但是这些老板往往把两个人算成一个人往上报。“由于留学生每周只能工作20个小时,于是有很多学生去打黑工,不计小时地干活,也没有任何担保。”
如果说这些还都可以忍受,澳大利亚的某些“排外政策”则是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在澳留学生所无法容忍的。2009年9月,澳大利亚新州留学生就前往新州议会大厦前举行反歧视集会,要求新州政府不分国籍,对所有学生提供公平教育机会和同等福利待遇。
在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中还流传着一条“潜规则”:“天黑以后就不要出门,出门被抢算你倒霉。”去年,加西的一个朋友就因为不了解这条“潜规则”,在去超市的路上被抢劫了,“一个黑人把她的包硬生生从肩上夺下来,拔腿就跑。”
由于悉尼由无数个卫星城镇组成,各个高校往往建立在每个镇的周边,很少在人员密集地区,无形中为犯罪提供了土壤。甚至有时还有生命危险,两年来,澳大利亚频发留学生死亡事件,在2009年的案例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浙江温州女留学生余璋被残忍杀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