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资源配置还要讲究一个“巧”字。说到这个话题,刘教民滔滔不绝。“前些年,河北省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时候,合并了一批小学。学校撤销了,富余的教育资源干什么?我们用原来的小学教室办托儿所、幼儿园。这几年,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入园难,而我们的入园率达到了65%,这是很多发达地区都做不到的。”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既要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现实问题,更要解决‘上好学’的根本问题。”十八大代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合肥市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合肥的经验是:坚持大幅度增加投入,2008年至2011年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191.3亿元;坚持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通过建设小区配套学校和名校迁址办学,自2008年以来,全市新建中小学校98所,改扩建学校572所;坚持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将“农村中小学建设工程”纳入市级民生工程,奖补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到今年底将全面完成“校安工程”。“现在,我们优质学校办学规模4年扩大了3倍。”吴存荣说。
更多投入向四类地区倾斜
来自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中心小学的兰朝红代表,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小学教育的第一线。当她听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时,心里感慨万分。
“农村太需要政策的支持了。”兰朝红认为,这些年,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学校的变化很大,校舍建好了、电脑联网了,硬件上与城里没有什么差别了。可农村缺乏优秀教师,农村教育质量因此难以提升。“生活条件差,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工作;教育质量低,农村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正在流失。看着那些十五六岁就不上学的孩子,我特别心疼。往小了说,这是个人的损失、家庭的损失;往大了说,农村教育搞不好就会影响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