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启动。2004年到2008年,我国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温暖的故事,从春天开始。2006年春季,西部贫困学生成为“两免一补”的受益者。2008年,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和谐好社会。”一首民谣表达了百姓的心声。
2008年至2011年,西部42个边远贫困县实现“两基”目标。这一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不妨这样说,十六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迈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的新阶段。十年,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达成一个历史性目标——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
全面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意味着什么?“将大大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明说。
可以印证的数据是,我国初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从1982年的24.87%,提高到2010年的61.75%,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到5年,提高到2010年的9.5年。世界银行研究认为,劳动力受教育平均年限每增长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可增加9%。
“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评价!
中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完美转身。义务教育的普及,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