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在IPv4网全网单点一次登录认证计费的基础上,登录IPv6网无需二次认证,实现了IPv4、IPv6一体化认证计费,有效地推动了IPv6在该校教学及科研中的应用,提高了校园网运行效率及管理水平。
身份认证及计费系统的演进
北京科技大学第一代互联网经过近16年的发展,校园网出口流量经过百兆、千兆的演进,目前正在向万兆迈进;用户数量也有较大规模的增长;就应用而言,也从最初的以服务“科研”为主演进到服务“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及娱乐”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第二代互联网自建成六年以来,流量、用户及应用也稳步增长。因而校园网管理较为复杂,“身份认证及计费”系统已经成为校园网稳定安全运行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校园网采用的认证方式,主要有Web PORTAL、客户端、802.1x、PPPoE等,这些认证方式各有优缺点,如802.1x可以做接入层的准入控制,但做流量计费则有一定难度;而PPPoE能有效防止ARP病毒,但PPPoE无法穿透三层设备,因此不太适合校园网组网应用。北京科技大学根据自身的网络特点采用的是Web PORTAL认证方式,其特点为灵活易用,无需在用户终端安装客户端程序。高校的计费方式主要有计时长、计流量及包月等模式,我们采用的是计流量与包月组合的方式。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网始建于1998年,2001年开始在IPv4网上采用某认证计费系统。2007年校园网升级为第二代万兆以太网,同时把认证计费系统提到重要地位,实现了包括宿舍区及办公区在内的全网统一身份认证。目前注册用户达到二万八千多人,IPv4并发用户数峰值达到8000多人,IPv6并发用户数峰值达到3000人左右,高峰时2000兆IPv6出口接近饱和,网络规模、用户数量及流量均达到了一定水平。
针对这样的情况,北京科技大学在IPv4网全网单点一次登录认证计费的基础上,登录IPv6网络无需二次认证,实现了IPv4、IPv6一体化认证计费,有效地推动了IPv6在我校教学及科研中的应用,提高了校园网运行效率及管理水平。
IPv4单点一次登录认证计费
目前北京科技大学IPv4出口有CERNET及中国网通两个出口,两个出口接入出口路由器,Dr.COM 2133计费网关嵌入到出口路由器与核心交换机之间,对全网上网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授权及计费,图1为北京科技大学IPv4网络拓扑。
图1北京科技大学IPv4网络拓扑
认证计费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认证计费网关;用户管理及计费软件;客户端(可选);应用接口API。认证计费网关为实时控制执行单元,主要完成数据包转发控制、计费数据采集、访问日志采集等。用户管理及计费软件又可以分为几个模块:用户开户管理、计费策略配置、统计报表、系统配置、访问日志、用户自服务等。客户端则负责发起认证、实施主机防代理检测,并将来自后端的信息呈现给终端用户。API为认证计费系统与校园网其它系统的接口,北京科技大学已经完成认证计费系统与一卡通系统以及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联动。
IPv4、IPv6一体化认证计费
北京科技大学于2007年将校园网升级为二代万兆网,逻辑上同时支持IPv4及IPv6接入,访问IPv4及IPv6资源则分别走不同的出口链路。随着IPv6流量的逐渐增大,学校在IPv6链路也部署了认证计费网关,IPv6网关采用双千兆链路接入,单台设备实现4Gbps吞吐量。
为了加强用户及网络管理水平,提高师生上网体验,鼓励在教学与科研中使用第二代IPv6网络,北京科技大学采用了IPv4、IPv6一体化认证计费。一次登录具体流程为:当用户访问IPv4资源时,IPv4网关认证通过后,将账号信息同步到IPv6网关,之后用户再访问IPv6资源时,无需二次登录即可访问。先访问IPv6资源时同步原理相同。
目前 IPv4、IPv6一体化认证计费系统第一阶段已经实施完毕,可实现基于IPv6的认证、带宽控制及流量查询等功能。IPv6流量统计查询如图2。
图2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