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作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多媒体教材编制经验,较系统地介绍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概念、特点、分类、功能,认为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编制应科学化、规范化,并试图提出编制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原则、要求、步骤、方法,讨论了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 多媒体 教材 原则
计算机多媒体教材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受到广泛的青睐,它的应用,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更新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计算机多媒体教材既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手段,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先天不足的一种改革。自1996年起,我校开始着手研究、开发和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陆续研制出《6135柴油发动机》、《变矩变速器》、《机械制图》等一大批高质量的计算机多媒体教材,多次荣获国家、军队和总部级一等奖。笔者认为,认真的梳理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就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编制原则进行一番理性的反思,这对规范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编制过程,推动这一工作的深入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多媒体教材的定义。计算机多媒体教材是指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一种应用软件。它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平台上,综合运用多种工具软件编制的,集各种媒体特点于一身的现代教材,它可刻制在光盘或软盘上,适应各种不同的教学目的,也可存于服务器硬盘上,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和教学。
2.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分类。计算机多媒体教材按内容的多少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专题课件,它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内容或某项实验、原理、结构、技术难点等而制作的计算机多媒体教材,容量比较小,以讲清某一个问题为目的;二是系列课件,它是由一系列相关专题课件组成,课件之间的内容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三是完整教材,它是针对某一门课程而编制的,能自成体系、独立完成全课程的教学任务。
计算机多媒体教材按其表达形式可分为四种:其一是讲课型,通过给课件配音,辅以文字和各种画面,用计算机模拟讲课的全过程,对学员进行模拟授课、提问等活动。例如著名的《万事无忧》,即以两人对话的方式,模仿学员和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其二是示范演示型,它是针对某些教学内容,诸如将教学实验、动作示范、操作技能等教学项目编制成计算机多媒体教材,在教员上课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进行课堂演示;其三是主动学习型,它是由学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一种特殊编辑形式的教学软件。它具有内容广泛、交互性较强的特点,能适应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习惯的学员的要求;其四是综合型,即综合上述三种类型课件的优长,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智能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3.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功能。计算机多媒体教材是一种“鲜活”的、图文并茂的现代教材。其主要教学功能有以下四点:第一,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教员可根据计算机多媒体教材,按学员的不同特点安排教学活动,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变“一刀切式”的教育为个别化、因材施教的教育,从而激励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实现开放式教育,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教室、教科书为中心,将学员禁锢在课堂里。计算机多媒体教材可以变旧的封闭式的教育为以学员为主体的开放式的教育,以达到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的目的;第三,倡导个别教育,实现交互式学习。外国学者称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或被动式的教育,我们正在努力的改变这种状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计算机多媒体教材以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变被动单向的教学模式为尊重学员个性特点的双向交互式学习,以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巨大变革;第四,缓解师资缺口,统一教学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第三世界国家继续无限制地增加这种按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教育形式(指正规学校教育——笔者注),那他们就有经济崩溃和社会破产的危险。”此话虽不尽全面,但毕竟给我们的教育提了一个醒。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材,首先可以使教育的广泛性大为提高。随着教育从校内走向校外,走近每一个人的身边,使对每一个人实行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其次,计算机多媒体教材应用于教学,能缓解师资缺口,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此外,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教学方式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多方位的对学员进行知识的传授,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内容,由此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特点。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五性”上:一是多样性,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多样性,即它可以将声、像、动画、文字等同时运用、组合运用或个别运用,使其既是教材,又是教学录音带、教学录像带、习题集和测验卷等;二是智能性,智能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多媒体技术可以声、像具备的模拟整个实验过程,让学员观看工作和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看不清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或物体宏观、微观的运动过程,以促进学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是指计算机可以模拟教员讲课、判卷和批改作业,并能提供智能化的运算、演示模式;三是交互性,计算机多媒体教材运用于教学,提供了人和计算机的交互功能,既可以实现计算机对学员的一对一的交互式教学,也可以实现教员通过计算机对学员的一对一的交互式教学;四是重复性,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开发运用,能将其全部内容,大到整个教学过程,小到每一个动画或每一段文字,都可以重复无数遍的进行放映、演示;五是可控性,计算机多媒体教材中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教员、或学员掌握,在学习或教学中,学员或教员可根据需要,有目的、有选择的,控制演示的内容、次数和速度。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