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大挺:对学术造假零容忍,并无限期追究
评审专家表示,评审会现场越来越安静、干净了
记者:截至目前,2011年度的评审工作进展如何?
邹大挺:坚持标准,严格评审;实事求是,公正评审;恪守诚信,廉洁评审。这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评审中遵循的原则。
今年的评审工作正处于初评阶段。共受理推荐最高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人选25人,三大奖项目1151项。经填写材料的合规性审查,发现有20个推荐项目因成果完成不满三年、重复报奖等原因,未通过形式审查,不予受理。3月22日,奖励办对正式受理的国家三大奖项目进行了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根据奖种特点增加公告内容。在原来只公布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推荐单位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自然科学奖增加主要学术代表作、主要完成人贡献,技术发明奖增加拥有授权的知识产权情况,科技进步奖增加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此外,严格把好初评关,今年对项目答辩顺序、评议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较大改进,现场采取严格封闭措施。如初评当天由专家随机抽取答辩顺序;除投票外,增加打分环节,评委提交打分结果并签字确认,现场打印汇总,组长签字确认等。
5月中下旬进入初评以来,我们高兴地听到一些反馈,评审专家们说今年的评审会打手机、发短信的没有了,整个评审环境安静、干净。
对学术造假零容忍,并无限期追究
记者:奖励办如何对待学术造假?如何处理异议?
邹大挺:奖励办对学术造假零容忍,查实存在学术造假的,最高惩罚就是取消评审资格。对于已经得奖的,不管今年得的奖,还是十年前得的奖,只要有证据表明确实造假就会被无限期追究。
奖励办一直以来认真对待社会反映意见,切实加强项目异议处理工作。
比如,主动向监督委员会汇报,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署明异议方真实姓名和通讯地址的实名异议,按照程序规定,先转交推荐单位调查处理并提出意见,再将双方意见和推荐单位意见录入系统,提交评审组审议。对于匿名异议,如内容事实和线索可核查,参照实名异议处理。对于盗用他人名义及匿名异议又无具体线索的,不予立项处理。
公开、公平、公正地评好国家科技奖,国家有要求,科技界寄厚望,公众高度关注。奖励办将进一步探讨加强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办法,研究国家科技奖励宏观政策层面的问题。如国家科技奖励的数量布局和指标分配办法、评审专家队伍基础建设、科学合理设立评审组和遴选专家机制等。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意见,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时机成熟时,会及时向社会通报。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