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成效举世瞩目
2007年至2011年,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资助规模逐年扩大,资助金额逐年增长,基本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资助人数与金额数倍增长。2007年至2011年,全国累计资助普通高校、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4亿人次,累计资助总金额3526.17亿元。资助学生由2006年的2525.19万人次迅速增长至2011年的7874.08万人次(详见图1),增长2.12倍。资助金额由2006年的191.16亿元迅速增长至2011年的980.14亿元,增长4.13倍。
政府投入占主体。2007年至2011年,财政投入资助资金2431.71亿元,占五年全国累计资助总金额3526.17亿元的68.96%。财政资金中,中央财政1305.98亿元,占财政资金比例53.71%;地方财政1125.73亿元,占比46.29%。
财政投入资助资金由2006年的52.97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685.1亿元,增长11.93倍。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增长19.19倍,地方财政投入增长7.82倍。
财政投入占当年资助总金额的比例由2006年的27.71%增长至2011年的69.9%。其中,中央财政占比由2006年的10.02%增长至2011年的39.48%,地方财政占比由2006年的17.69%增长至2011年的30.42%。
此外,2007年至2011年,财政共支付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和贴息经费98.85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国家助学贷款专项奖补资金30.25亿元,用于鼓励和支持地方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学校社会资助资金呈增长趋势。2007年至2011年,学校和社会等其他资金1094.46亿元,占五年全国累计资助总金额的31.04%,是资助资金的重要来源。其他资金由2006年的138.19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295.04亿元,增长1.1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