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还是延续刚刚陆客赴台自由行的话题,您刚刚回答说希望两岸对此早日达成共识,刚好也是呼应前一阵子媒体有相当多实施陆客赴台自由行时间点的揣测,从刚开始说4月1日清明节假期是否能够实施,之后期待接下来的五一小长假,现在最新的时间点说要争取在第二季度6月份的时候上路。您刚才也说,两会在加紧磋商,希望能够早日达成共识,意思是不是说其实现在还有很多歧见没有办法解决,具体环节是卡在哪里?谢谢。
杨毅:我想,时间点上我们也不必再揣测了,小两会正在谈,什么时候把相关议题都谈好了,他们就会公布时间。我们还是朝着那个目标,争取今年上半年能够正式启动。
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记者:关于台资企业方面,日前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交流会在东莞进行,请发言人介绍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明显的经验以及做法。谢谢。
杨毅: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在支持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3月31日至4月1日,国务院台办在广东东莞举行了“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经验交流会”。台资企业、台商投资比较集中的省市的28个地市和县政府以及台办的负责人大概100多人出席了经验交流会。会上,上海、广东东莞、福建泉州、江苏昆山、浙江嘉善介绍了他们在帮助和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一些经验,应该说这些经验各具特色,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里我可以举东莞的例子,给各位介绍一下他们在辅导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一些做法。东莞在这方面的经验概括起来讲可以说是一、二、三、四。
杨毅:“一”是“一个原则”。政府在支持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企业主体和市场发挥促进作用。
杨毅:“二”是“两个方向”。台资企业千差万别,政府应该根据台资企业的具体情况,全面推动台资企业升级,帮助有条件的台资企业转型。
杨毅:“三”是“三项工作”。一是凝聚中小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共识,坚定他们的信心;二是制定政策,把对内资企业开放的扶持政策全部对台资企业开放,并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体系,配套设立了六个“10亿元”专项基金项目作为政策体系的支撑;三是与市台协合作,使骨干台资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杨毅:“四”是“四个平台”,要建立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四个服务平台。一是辅导平台。设立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服务处,结合台湾产业辅导机构,对台资企业进行诊断、辅导。东莞市政府给予接受初步诊断和深入辅导的台资企业经费补贴。有个统计数字,到2010年底,东莞市政府共为360多家台资企业进行了诊断,为其中近100家台资企业进行了深入辅导。受诊断辅导的台资企业平均获利增加了70%,产量提高了30%,用工减少了10%,直接效益增加了7亿多元,内销新增19亿元。二是产品内销平台。建立“内销快速通道”,由政府提供3000万元担保基金帮助企业解决内销产品资金积压的问题,与知名的商业网站合作建立专区、建设“大麦客”销售网络、借助大型专业销售商的渠道等,帮助台资企业建立内销渠道和品牌。三是融资支持平台。分别设立了两个“10亿元”专项基金,一个是10亿元转型升级资金,另外一个是10亿元融资专项资金,迄今为止已经累计资助台资企业2.2亿元,并支持了126家台资企业获得新增贷款52亿元。支持并奖励台资企业在大陆和回台上市。与中国信托保险公司搭建融资平台,三年来累计支持台资企业销售及各项融资共33亿元。四是协调平台。这又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定期召开的协调会议。第二个层次是借助市台协建立“马上办中心”,台资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如果碰到难题,可以马上找“马上办中心”,办不了可以提交由市领导支持的政策协调会来解决。
杨毅:从东莞市这几年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应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里有两个主要的标志,一是生产高端环节、高附加值产品的台资企业在东莞扎根做大的态势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在东莞设立了地区总部,设立了研发机构;二是东莞近几年在用工大幅度减少、基本不增加新的土地消耗的情况下,进出口和内销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说明经济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高。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今后国务院台办将进一步会同有关部门、各地、各级政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持续发展,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