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如何担起泰山之责
2011-04-08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工程质量,承受生命之重

  今年50出头的李俊明已经记不清,太原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240所学校,他跑过了多少趟:带着有关部门负责人去的,自己一个人去的;城区的学校,偏远山区的学校;烈日下顶着太阳去的,雨雪天踩着泥水去的……他甚至已经养成了习惯,每驱车路过一所学校,都不由自主地想进去转转,看看教室、宿舍是不是已经加固过,加固的情况如何。

  李俊明是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有个习惯,在学校的工地上,常常抓起一把水泥、沙子仔细瞅瞅,或是摸摸墙体的干湿程度和厚度,再或是拎起一根钢筋看看粗细。这些细小的动作,常令身旁的施工人员“有些紧张”,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搞建筑出身的副市长是个行家,工程质量如果有偏差,可逃不过他的眼睛。

  “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建筑!”这是山西省政府给全省人民的承诺。在校舍安全工程中,山西省始终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履行基建程序,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大力推行“阳光工程”,及时向社会公布校舍安全工程的施工进展、资金使用等信息,自觉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严格工程验收,坚持“实施一所、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的原则,对所有校舍安全工程进行严格验收,凡是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交付使用,使校舍安全工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

  这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各环节相关责任人都要签字,这是终身责任。中央规定,今后校舍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即使相关人员离开了原岗位,也要追究责任,校舍安全工程要经得起灾害考验和历史检验,真正建成“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决不能因为疏于过程质量控制,再来“亡羊补牢”。

  为确保工程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对排查鉴定、加固改造和新建工程做了全面技术规定,并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等,为校舍安全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组织培训15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2万余人。

  各地也高度重视,江苏省多次举办省级技术培训,超过1200人次参加;山西省组成200多支队伍,对全省中小学校舍抗震与安全性能进行认真排查;内蒙古自治区把校安工程作为“精品工程”来抓,积极探索新的加固改造方案;安徽省实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终身负责制,在项目竣工时设置永久性标牌,并规定时任县长、教育局长、校长姓名“三长上墙”……

  “学校盖得牢,安全有保障,这钱花得值,心里真踏实。”老百姓的口碑,胜过所有的金杯、银杯!

  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等不起”的重大民生工程,一所所坚固的学校就是一座座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中央财政拨付50亿元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本知识
·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已开工面积达1亿平方米
· 鲁昕:扎实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解读相关政策措施
· 教育部:校舍安全工程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 建设部要求做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
· 刘延东:强化责任 把学校建成师生最安全场所
· 鲁昕强调: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任务
· 陕西建校舍安全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