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我爸是李刚”到“我爸是黑社会”,从小学课本被注“三聚氰胺”到百年学府的失火迷局,从名牌大学合纵连横“跑马圈地”到“根叔”、“凤哥”火爆一时……即将过去的2010年,红红火火的教育领域,除了教改规划纲要的新鲜出炉,火爆事件依旧层出不穷。
“根叔”“凤哥”火爆
关键引语: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李培根演讲词
事件回放:今年7月,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在学校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把近年来的网络热词来了个大串烧:打酱油、俯卧撑、哥呀姐的,结果其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多次,全场7700多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
无独有偶,北大校长周其凤也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引用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词:“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与华中科大的“根叔”相对应,北大的学生们把周校长称为“凤哥”。
周刊观点:从拖沓冗长的官话套话中解放出来的大学校长们终于变得会说话了,但是在铺天盖地的赞美声中,也有一种担忧在蔓延:校长们轮番上演的脱口秀,能否给学生们带来更多教益和启迪?这些可爱的老头儿们,会不会从八股转向另一个极端——八卦呢?
小学课本被注“三聚氰胺”
关键引语:在教材里作假,和在奶粉里加三聚氰胺是一样的!
——《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
事件回放:《怎样教小孩撒谎?》、《小学语文教材恶意篡改安徒生童话》、《小学语文教材剽窃篡改作家王安忆的文章》、《小学语文教材篡改巴金名作》……9月底10月初,《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在其博客上连续发文,目标直指全国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造假。
与此同时,一本名为《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新书以教材点评的方式,刊发了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存在的诸如内容失实、篡改经典等问题。11月初,当报告转帖到网络论坛后,3天之内点击量高达20多万。
周刊观点:与其一一甄别孩子们教材中的“毒素”,不如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不再只是“说教”的道具和“灌输”的容器,也就自然失去了被注入“三聚氰胺”的动机。
高校自主招生上演“三国杀”
关键引语:高校招办当然要招好学生,但是不同大学对于好学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个比的是大学的眼力,不是圈几个高分考生那么简单。大学的竞争,应该是水平的竞争,而不是跑马圈地。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
事件回放:11月以来,国内高校掀起一阵“结盟高潮”。数十所知名高校纷纷宣布将联合其他院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清华系”的联考校数量从5所增加到7所;“北大系”从三校联考扩充为十三校联考;而“理工系”最终确定9所学校联考。一时间几大联考是否会撞车成为考生和家长热议的焦点。最终在舆论持续的呼吁下,“清华系”与“北大系”决定错时一天考试,“理工系”也避开了可能撞车的考试时间。
周刊观点:当自主招生演变成一场赤裸裸的生源大战的时候,不妨放下“武器”,回到原点,看看我们来时的路和曾经设计的美妙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