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眼需求、力求成效——以服务同学为手段 做当代青年学生的“贴心人”
2008年9月,武汉大学迎来首批“90后”新生。校团委、学生会特别为新生编写了一本书《我是大学生》。真实而生动的案例,清晰地告诉新生如何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做好规划,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心理适应。
学联、学生会组织是青年学生自己的组织,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该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助学生解决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5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举办了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搭建了提高综合素质、展现青春风采的舞台。其中,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挑战杯”系列竞赛是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年都吸引全国1000多所高校、数百万同学积极参与。
5年来,学联、学生会组织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通过多渠道募集资金、开展勤工助学、组织慰问活动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07年,全国学联、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共同设立“中国大学生自强奖学金”“西部特困大学生专项助学金”,已累计资助9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此外,每年春节前夕,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都要集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情暖学子”“爱心接力”“真情相伴”等慰问活动,把学联组织的温暖传递给留校过年的经济困难学生。
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超过了630万,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面对日趋严峻而复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全国学联明确提出,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为基础,努力构建包括意识培养、观念转变、素质拓展、技能提高、实践锻炼等环节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体系。
——实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旨在通过吸收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目前,KAB项目吸引了近600所高校参与,8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学习实践。
——组织动员广大同学参加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见习。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高校共建见习基地14815个,提供见习岗位375512个,已上岗见习的学生超过20万人,其中约1万名大学生在见习结束后直接被见习单位录用入职。
|